[实用新型]一种三维胶囊内窥镜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1279.6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3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杰;尤鸣;段晓东;王新宏;肖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翰光电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5;A61B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胶囊 内窥镜 探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体探测器,具体涉及医用胶囊内窥镜探测器。
背景技术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MEMS、无线通信、光学技术的发展,胶囊内窥镜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肠道疾病的方法,目前已被广泛的研究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内外胶囊内镜的研究已有成熟的产品和深厚的研究基础。以色列Given Imaging公司生产的M2A,日本的Olympus公司开发的EndoCapsule及国内的重庆金山科技相继投入市场。由于大多胶囊在肠道内的运动仅仅依靠人体的肠道蠕动系统,其自身在任意时刻的运动姿态、速度、方向、位置状态都将是随机的,这将不利于医生对肠道内病灶部位信息的获取与诊断。此外,胶囊内镜的检查一般要花费6-8个小时,这将消耗病人和医生大量的时间,然而所获得的数据信息也不足以让医生进行准确的病情分析。
目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胶囊内窥镜的可控可定位问题,尤其是可定位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解决胶囊内窥镜的定位问题,许多疾病的漏检将避免,拍摄到的图像更清晰,患者所花时间也将大大减少。出于以上种种考虑,本申请人根据人的体形特点及使用方便设计了一种三维胶囊内窥镜探测器,能够在受试者服用下胶囊内窥镜后对其准确清楚的定位。本实用新型外观简洁、线条流畅,让受试者精神愉悦;构造巧妙却不繁琐,通过调节螺栓能够适应不同很高和不同体格的受试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三维胶囊内窥镜探测器,主要解决胶囊内窥镜的定位控制问题。通过调节螺栓能够适应不同很高和不同体格的受试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维胶囊内窥镜探测器,包括基座,调节螺栓,可调支架,磁感应弧形检测板以及胶囊内窥镜,所述磁感应弧形检测板由弧形板面和LED灯显示模块组成;所述可调支架一端通过调节螺栓调节与基座的连接;所述磁感应弧形检测板固定于可调支架上;所述LED灯显示模块固定于弧形板面上;所述的胶囊内窥镜内置磁体。
进一步地,所述磁感应弧形检测板通过LED灯显示模块显示胶囊内窥镜的位置,同时采集胶囊内窥镜内置磁体在空间的磁感应场分布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的磁感应弧形检测板通过反馈算法,实时给出胶囊内窥镜的三维空间位置和姿态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胶囊内窥镜内置的磁体为永磁体。
进一步地,所述LED灯显示模块由10个LED灯按照交错形式组成,LED灯的明暗变化反映了胶囊内窥镜内置磁体与磁感应弧形检测板的距离变化,即磁体的三维空间位置及姿态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基座通过可调支架带动内窥镜360°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栓可以控制磁感应弧形检测板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可调支架通过调节螺栓使磁感应弧形检测板整体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弧形检测板三维定位胶囊内窥镜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姿态,克服了普通胶囊内窥镜在吞服后无法检测到位置,或只能通过X光机进行检测等缺点。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检测精度高、可实时性及无辐射医疗诊断,推广使用后可提高胶囊内窥镜的定位控制及无辐射检测。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三维胶囊内窥镜探测器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三维胶囊内窥镜探测器后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三维胶囊内窥镜探测器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胶囊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为一种三维胶囊内窥镜探测器结构图,由基座1、调节螺栓2、可调支架3、磁感应弧形检测板4以及胶囊内窥镜(图4)五部分组成。可调支架3一端通过调节螺栓2调节与基座1的连接位置,另一端与磁感应弧形检测板4固定连接;磁感应弧形检测板4的组成:弧形检测面板和LED灯显示模块5;所述的胶囊内窥镜(图4)为内置有永磁体的胶囊内窥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翰光电技术(武汉)有限公司,未经安翰光电技术(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12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