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MPPT控制器的电压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0701.6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4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南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 |
地址: | 31517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ppt 控制器 电压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检测电路,具体是指一种光伏MPPT控制器的电压检测电路,用来检测太阳能蓄电池的电压。
背景技术
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太阳能控制器,是传统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的升级换代产品。所谓最大功率点跟踪,即是指控制器能够实时侦测太阳能板的发电电压,并追踪最高电压电流值(VI),使系统以最高的效率对蓄电池充电,从而发挥出太阳能板的最大功效。但是,现有的太阳能控制器无法对蓄电池的电压进行检测,即使在蓄电池处于充满的状态下,也无法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对负载进行直接充电,从而造成功率在转换中的损耗,无法实现功率的最大化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能用来提高太阳能电池板使用效率的光伏MPPT控制器的电压检测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光伏MPPT控制器的电压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耦合电感、二极管、电容和电阻,该控制器的太阳能充电回路的电流输出端与所述耦合电感的初级线圈相连,所述耦合电感的次级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耦合电感次级线圈的第二端相连并接地,所述的电阻与所述的电容相并联。
优选地,所述的电容为极性电容,该极性电容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的负极相连,该极性电容的负极与所述耦合电感次级线圈的第二端相连并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电压检测电路能够用来检测蓄电池电压,并且在蓄电池充电已满的状态下,通过该电压检测电路能使太阳能电池板直接向负载供电,从而提高电池板的使用率,减少中间环节的功率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该光伏MPPT控制器的电压检测电路包括耦合电感L、二极管D、电容和电阻R。该电压检测电路与光伏MPPT控制器的太阳能充电回路J配合工作,本实施例中,太阳能充电回路J的电流输出端与所述耦合电感L的初级线圈相连,所述耦合电感L的次级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的正极相连,本实施例中,电容采用极性电容C,所述二极管D的负极与该极性电容C的正极相连,该极性电容C的负极与所述耦合电感L次级线圈的第二端相连并接地,并且,所述的电阻R与该极性电容C相并联。
该电压检测电路的控制过程如下:当蓄电池电压达到14.4V即满足蓄电池电压充满条件,并且耦合电感L的输入电流小于0.1A的情况下,说明蓄电池充电已满,则耦合电感L所形成的电压经特定放电电阻R形成输出电压低于5V,即在极性电容C的正极处形成低电平,进而通过后续的负载充电电路使太阳能电池板直接向负载供电,从而提高电池板的使用率,减少中间环节的功率损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多种改型或改进,这些均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南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南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07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墨阻燃XPS挤塑发泡板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活性黑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