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点火器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0666.8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4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许雷;张文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杰锐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海泰锐森环境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竭诚新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5/06 | 分类号: | F27B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火器 安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火器安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热能回收装置上的点火器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板带热浸镀、连续退火等生产工艺中,带钢都需要先经过加热炉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再进入下到工序进行降温处理才能满足工艺要求。现有技术中,采用一种热能回收装置,通过通入冷却介质,吸收带钢热能并加以收集利用,此热能回收装置在其壳体顶盖处设置点火器,用以点火燃烧其马弗管内存在的少量氧气,避免发生爆炸的可能。
该点火器是通过在其两侧设置的点火器横板,把点火器架放并套装于竖直设置在热能回收装置壳体顶盖处的套筒内,来实现点火器的安装固定的,并且,该套筒两侧与热能回收装置的马弗管为焊接连接、与套筒横板焊接连接后用螺栓固定在热能回收装置的壳体上的,壳体与套筒之间没有空隙,并且两者之间用螺栓固定连接,不能产生相对位移。又因为,该热能回收装置在带钢运行经过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马弗管、热能回收装置壳体以及其上设置的套筒都会受热发生膨胀,由于,马弗管和套筒为不锈钢材质,而壳体为了节省成本采用了普通碳钢材质,两种材质受热膨胀率不同,因此,使得壳体与马弗管同时受热而发生不同程度的膨胀,而导致套筒有倾斜或位移的倾向,而现有技术中采用壳体与套筒之间没有空隙,并且两者之间用螺栓固定连接的方式,使得壳体、马弗管以及套筒在膨胀不均匀的情况下,无法发生相对位移,而在各个连接点处形成较大应力,长时间反复如此,将会使受力点连接强度减退,产生开裂,开焊的现象,影响热能回收装置的密闭性,降低热能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点火器安装装置,其可以使热能回收装置的马弗管、壳体以及套筒在受热膨胀不均匀的情况下,发生相对位移来缓解连接点处应力增大而导致局部连接点开裂开焊情况的产生。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火器安装装置包括点火器,以及在热能回收装置壳体顶盖处竖直设置的用于安装点火器的套筒,此套筒直接插入到热能回收装置的壳体及马弗管中,并且套筒两侧与马弗管为焊接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竖直设置的套筒两侧与热能回收装置的壳体之间存在空隙,并且设置一对活动横板错位架放在壳体上,正好遮挡壳体与套筒两侧之间的空隙。
这种把套筒两侧与壳体之间设置空隙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套筒、马弗管与壳体受热膨胀不均与时,能够有适量的空隙产生相对的位移,而在壳体上方错位架放活动横板,正好可以遮挡壳体与套筒之间空隙,一方面为了防止热能从此空隙中流失,使热能回收装置处于相对密闭状态,另一方面,此活动横板可以随着套筒膨胀、倾斜而在壳体上滑动,始终保持套筒与壳体间空隙处的密闭。
优选地,在套筒两侧的活动横板上水平设置一对夹板,该夹板与套筒两侧同样存在空隙,并且通过螺栓把壳体与夹板连接。
此种把遮挡缝隙的活动横板夹在夹板与壳体中间的结构设计,可以防止活动横板上、下等其他方位的移动,使活动横板不至于受轻微外力就改变原先的位置,导致热量从空隙中流失的情况产生。但此时活动横板依然可以随着套筒的倾斜而在壳体上滑动,套筒与活动横板始终保持紧密接触状态,始终保持套筒与壳体、套筒与夹板之间空隙的密闭。
优选地,在连接壳体与夹板的螺栓上旋入设置一螺母压盖。
此螺母压盖的设置,可以通过旋入或旋出螺母压盖而实现夹紧夹板或放松夹板的目的,以达到对活动横板的夹紧或放松。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火器安装装置,可以使热能回收装置的马弗管、壳体以及套筒在受热膨胀不均匀的情况下,发生相对位移来防止连接点处应力增大而导致局部连接点开裂开焊情况的产生,大大增加了点火器的使用寿命,并且不影响热能回收装置本身的密闭性,其热能损失也因此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火器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此,本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杰锐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海泰锐森环境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竭诚新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杰锐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海泰锐森环境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竭诚新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06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控式电动排泥阀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汽车固定拉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