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空气加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0204.6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9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军;张红奎;杨俊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F24F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空气 加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加湿控制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加湿器,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50%—60%的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对人体的健康最有利,人们的抗病能力也最强;人们也会感到舒适,皮肤含水率高,而且显得丰润而有光泽、有弹性。环境空气相对湿度过小或过大对人体健康都不利。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空调的广泛使用,空调房间空气干燥从而导致皮肤紧绷、口舌干燥、咳嗽感冒等空调病的滋生。另一方面,在冬季,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室外空气除了温度很低外,相对湿度一般都比较低,约在15%-35%之间;大多数家庭中的住房有取暖设施,但一般不重视加湿,室内小环境中的空气相对湿度比室外更低,使人感到非常不舒服;冬季人们在室内的活动时间又长,尤其是老人、婴儿和有呼吸道疾病的人们,更需要在室内增加一些湿度,以确保人们能够比较舒适地度过寒冷干燥的冬季。
目前市场上的家用加湿器主要有四种类型,即超声波加湿器、电加热型加湿器、纯净型加湿器和虹吸式加湿器,电加热型加湿器其缺陷是耗电量大、功能单一,加湿器上容易结垢。纯净加湿器与虹吸式加湿器是当今加湿领域的高新技术,但对水质要求非常苛刻,一定要用纯净水,否则会缩短滤芯的使用寿命和加湿质量。
超声波加湿器利用高频震荡将水分子从分子状态分离,形成雾粒,通过风动装置,将水雾均匀地扩散到空气中,从而达到加湿目的。它的最大优点是在润泽空气的同时还伴有负氧离子生成,能清新空气、增进健康、改变冬季暖气产生的燥热,使居室环境更加舒适;同时具有加湿强度大、耗电量小、噪音低、使用寿命较长等特点;另外,还兼具医疗雾化、生活美容、等功能。但现有的超声波加湿器结构较为复杂,智能化程度较低,水雾扩散不够均匀,加湿空气的效果还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并提供一种智能空气加湿器,直接引用自来水作为加湿器水源,可以智能实现室内湿度的监视和调节,使水雾扩散到空气中,均匀加湿空气,可以驱除干燥,滋润环境,进而可以减少由于环境干燥对人们健康产生的危害。是家居理想的智能电器,有较好推广应用的前景。
为达到上述发明创造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空气加湿器,包括基座、水箱、进水管、上盖、出水管、水雾发生器、出雾口和电源模块,基座和上盖相互结合构成设备舱,进水管从水箱侧面进水,出水管从水箱底部出水,出雾口设置于上盖的侧面,水雾发生器将水箱中的水雾化后,通过出雾口向设备舱外扩散输出水雾,电源模块为水雾发生器供电,水雾发生器为超声波震荡水雾发生器,水雾发生器设置于水箱内,在基座背向出雾口的一侧设有湿度传感器,在水箱侧壁内腔表面还设有水位传感器,在进水管上安装电磁阀控制进水量,在上盖装有直流风扇,直流风扇的送风面朝向出雾口吹风,在基座的侧立面还设有人机交互界面系统,在设备舱中安装单片机控制器,单片机控制器分别通过驱动器向水雾发生器和电磁阀输出控制指令信号,湿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分别通过AD转换模块将传感信号数据输入单片机控制器,单片机控制器还与人机交互界面系统信号连接,电源模块输出稳恒电流供各电器设备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在上盖背向出雾口的一侧也安装直流风扇,直流风扇的出风面对应上盖的出风孔,使设备舱与外界通风。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实质性特点和优点:
1. 本实用新型智能空气加湿器采用超声波震荡器及单片机控制技术,通过单片机控制超声波发生器将自来水雾化,并通过控制直流风扇来加速水雾流动,从而达到加湿空气的目的。
2. 本实用新型智能空气加湿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能环保、经济性好、可以实现智能控制室内湿度,有利于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设备舱的设备安装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智能空气加湿器的外部正面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智能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智能空气加湿器的外部背面面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02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