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温室大棚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0114.7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9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莲;张火峰;王翔;郑振洋;陈丹;张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博思农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温室 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属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环境设施和技术设施相配套的农业大棚。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农业设施基本都采用农用大棚,一般为塑料薄膜覆盖于木架、铁架上,靠太阳直射吸收热量,封闭保温,这种简陋设施存在很多问题:1、温度控制和保温效果不好;2农药残留问题,农药的使用是普遍性的做法,虽然国家有严格的规定农药在农作物种植过程的使用时机与使用量,以确保农作物收成后的农药残留不超过国家标准,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困难重重;3现在悬挂喷灌管头容易被水中所含的颗粒物堵塞,大面积种植清理很费时间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温室大棚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温室大棚,解决保温、农药残留、喷头堵塞等问题,为现代农业和绿色农业,提供一种实用的小型设施农业,它不但弥补现有一些大棚的技术缺陷,而且实用性广、便于推广。具有生产监管、工具存放、育苗、保温效果好、减少农药实用、解决喷头堵塞的作用,从技术和环境配套上满足现在设施农业的要求。
为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新型温室大棚,包括温室,所述温室是由多个单个温室连续设置构成的连体温室,在相邻单个温室之间设置有隔门,在温室内设有喷溉设施,在温室外面设有与温室内喷溉设施连通的进水管,在进水管上安装有净化器和臭氧发生器。
上述新型温室大棚,在温室外还设置有单体温室,单体温室与连体温室之间设置有隔门。
上述新型温室大棚,在单体温室外还设置有管护房,管护房与单体温室之间设置有隔门。
上述新型温室大棚,单体温室和连体温室的主体框架均为方钢或圆钢,顶部为圆弧形或斜面形,顶部铺设塑料薄膜或阳光板,侧面均为透明或不透明材料围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由于在进入温室的水管上安装有净化器和臭氧发生器,能够对进入温室内的水进行过滤,而且臭氧发生器依据该水管的流量设定喷出预定比例的臭氧混合于进水管内流动的水,直接喷到农作物上起到杀害虫的作用,阻止害虫靠近的作用。减少或避免使用农药,减少农业残留,提产农作物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温室大棚,包括温室1,所述温室是由多个单个温室连续设置构成的连体温室,在相邻单个温室之间设置有隔门,在温室内设有喷溉设施,在温室1外面设有与温室内喷溉设施连通的进水管2,进水管2由井7提供水源,在进水管上安装有净化器3和臭氧发生器4。净化器是水过滤设备,用于容纳滤出颗粒物的空间有所增大从而改善了设备的供水性能,并且通过使用简单的方式无需拆卸设备即可从设备中排出颗粒物从而使供水操作可以不停断连续运行,从而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臭气产生器设置于水源与出水装置之间的进水管,该臭氧产生器依据该进水管内的水流量而设定喷出预定比例的臭氧混合于进水管内流动的水,直接喷到农作物上起到杀害虫作用,阻止害虫靠近的作用。减少或避免使用农药,减少农业残留,提产农作物质量。
在温室外还设置有单体温室5和管护房6,单体温室位于连体温室和管护房之间,单体温室与连体温室之间设置有隔门,管护房与单体温室之间设置有隔门。连体温室为多个大小相同的温室组成;单体温室和连体温室上部为圆弧或斜面,主题框架为方钢或圆钢,上铺塑料薄膜或阳光板,侧面用透明或不透明材料围墙,管护房、单体温室、连体温室之间相通,设可密封的隔门。
管护房内既可以作为检测室,又可以为产品深加工提供配套设施,更能为管护人员提供方便的工作、生活环境;单体温室可以根据需要布置为育种、育秧和特殊品种育苗使用,也可以存放农用工具和用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博思农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博思农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0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