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PIFA天线及无线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8356.2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5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康;彭立鈞;陈振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周靖;郑霞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pifa 天线 无线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面天线,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PIFA天线及包括该天线的无线设备。
背景技术
PIFA(Planar Inverted F Antenna)天线,即平面倒F天线,是天线领域众所周知的一种平面天线。其基本结构可以包括一个辐射顶片,一个馈电引脚,一个短路引脚,以及所需的参考地。由于其辐射顶片和馈电引脚以及短路引脚从侧面来看,如同一个倒放在地平面上的大写英文字母“F”,故而得名“平面倒F天线”。该天线能够衍生出许多不同的子设计,尺寸或大或小,结构上也各不相同。
软式天线(wiggle antenna)也是一种改进的PIFA天线,由于其不同的尺寸,将被应用于不同的产品或应用场合。然而一般来说,软式天线由于其尺寸较大,它仅能够有限地应用于通常尺寸的无线收发器或鼠标中,而无法应用于微型的无线设备中。
图1示出了一种软式天线。如图1所示,该软式天线包括端部102,主体部104,馈入部108(馈入线),和分路引脚部106。其中主体部104包括多个纵向布置的主条带114和顺次连接各主条带的连接条带110。主体部最末端的尾条带右侧耦接分路引脚部106,与分路引脚部106相邻的左侧为馈入部108。从图1中可以看出,馈入部108的长度约为每个主条带114的长度的2倍以上。由于馈入部108长度过长,导致该天线的整体尺寸增大,这使得该软式天线很难应用于微型无线设备中,例如微型收发器中,因为微型收发器由于其尺寸很小,对于天线的尺寸有严格要求。
此外,从图2a中可以看出,该软式天线的测试电路中GND占据整个电路面积的绝大部分,GND在测试时与软式天线的分路引脚部相连,以提供参考接地。
然而,微型收发器的电路板上参考地的面积非常小,这主要是由于微型收发器的小尺寸所决定的。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如在图2a中所示的测试情况下,所使用的测试电路与实际安装有软式天线的微型收发器中的电路有相当大差别,这导致在应用于实际的微型收发器中时,该软式天线将很难获得与在测试时同样理想的性能。
因此,鉴于上述情况,需要一种能够弥补所述软式天线的不足的新的天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PIFA型天线,其具有紧凑的尺寸,能够适合于任何通常的微型收发器,而不损害其射频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PIFA天线,其结构紧凑,而且能够改善现有PIFA天线的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改进的PIFA天线,包括:端部402;主体部404,包括一个耦合于所述端部402的第一端和一个第二端,所述主体部404包括并列设置并具有相同结构的N(N>1)个主条带(414),分别顺次与所述N个主条带(414)连接的连接条带410,以及耦合于第N个主条带的尾部条带(416),所述尾部条带(416)形成所述主体部404的第二端;分路引脚(shunt stub)部406,耦合于所述第二端的第一位置处;以及馈入部408,具有宽度W5和长度H1,所述馈入部408耦合于所述第二端的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二位置比所述第一位置更靠近所述第一端;其中,所述N个主条带(414)的相邻的两条主条带(414)之间的间隙W2小于所述N个主条带(414)的每个主条带的宽度W1;所述H1设置为W4<H1≤1.5W4,其中,W4为所述每个主条带(414)的长度。
优选地,W2≤0.5W1,W4<H1≤1.35W4。
更优选地,W2≤0.25W1,W4<H1≤1.2W4。
优选地,所述馈入部408与所述分路引脚部406之间的距离L设置为:W5≤L≤1.5W5。
优选地,所述分路引脚部406的长度H2设置为:W4<H2<H1。
优选地,所述端部402与所述每个连接条带410的延伸方向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未经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83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跨距挑龙口打桩设备
- 下一篇:单丝环氧涂层钢绞线张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