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可逆带式输送机的双向螺旋拉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8206.1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4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洲;岳中魁;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3/44 | 分类号: | B65G23/44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孔金满 |
地址: | 1166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可逆 输送 双向 螺旋 拉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物料运输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定可逆带式输送机的双向螺旋拉紧装置。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广泛使用于固体物料运输领域。而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一般具有弹性,所以必须使用拉紧装置。而固体物料运输过程中,经常需要一条带式输送机间歇的正反双向为相邻的两条带式输送机给料或者配仓。这种带式输送机一般长度较短,所需拉紧行程一般不会超过400mm。使用常规的拉紧装置存在所需尾架较长,拉紧力过大,拉紧行程过大的问题。再有就是双向转运带式输送机为两端均可卸料的带式输送机,如果拉紧装置位于一端,则当增大拉紧行程的时候,头轮和头部漏斗卸料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会随之越来越近,从而对头部漏斗的冲击越来越大,缩短了头部漏斗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全可靠、能满足短距离双向运输物料的要求,而且操作简单、维护量小的固定可逆带式输送机的双向螺旋拉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可逆带式输送机的双向螺旋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分别与输送机纵梁两端固定连接的前固定支架和后固定支架,分别设在此前固定支架和后固定支架上的头轮支座和尾轮支座,分别与此头轮支座和尾轮支座相连接的头轮拉紧装置和尾轮拉紧装置所组成,所述的前固定支架和后固定支架两侧上表面分别设有对称的纵向滑孔,所述的头轮支座由与输送机的头轮转动连接的双耳座和分别与此双耳座相插接的一组紧固螺栓及螺母所组成,所述的双耳座的底表面与所述的前固定支架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的紧固螺栓与所述的纵向滑孔相插接,所述的尾轮支座与所述的头轮支座的结构相同。
所述的头轮拉紧装置由同步移动的两个推进器所组成,所述的推进器由与所述的双耳座侧端相靠接的螺杆和依次与此螺杆螺纹连接的立板和锁紧螺母所组成,所述立板的底部与所述的前固定支架上表面相焊接,所述的尾轮拉紧装置与所述的头轮拉紧装置的结构相同、且相对所述头轮拉紧装置的位置对称安装。
所述的纵向滑孔为150-200 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头轮支座和尾轮支座均处于浮动(即:可移动)状态,每端都安装有拉紧装置,而且头轮、尾轮拉紧移动方向相反,各自承担一半的拉紧行程,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物料对头部漏斗的冲击,从而延长头部漏斗的寿命。
2)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安全可靠、能满足双向转运的带式输送机的拉紧要求,而且操作简单、维护量小、有利于保障生产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可逆带式输送机的双向螺旋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分别与输送机纵梁9前后两端固定连接的前固定支架1和后固定支架10,分别设在此前固定支架1和后固定支架10上的头轮支座和尾轮支座12,分别与此头轮支座和尾轮支座12相连接的头轮拉紧装置和尾轮拉紧装置11所组成,所述的前固定支架和后固定支架两侧上表面分别设有对称的纵向滑孔4,所述的头轮支座由与输送机的头轮2转动连接的双耳座3和分别与此双耳座3相插接的一组紧固螺栓5及螺母所组成,所述的双耳座3的底表面与所述的前固定支架1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的紧固螺栓5与所述的纵向滑孔4相插接,所述的尾轮支座12与所述的头轮支座的结构相同。但尾轮支座12与头轮支座拉紧调整时的移动方向相反、移动距离相等,这样当需要拉紧双向转运带式输送机的输送皮带时,只要同时移动头轮支座和尾轮支座12、带动头轮2和尾轮13同时向两侧相反方向移动即可拉紧输送带,而总行程则由头轮拉紧装置和尾轮拉紧装置11各自承担一半的拉紧行程。减少头轮或尾轮13中心与位于下方的卸料斗中心的差距,最大程度的降低物料对头部漏斗的冲击,从而延长头部漏斗的寿命。
所述的头轮拉紧装置由同步移动的两个推进器所组成,所述的推进器由与所述的双耳座3侧端相靠接的螺杆6和依次与此螺杆6螺纹连接的立板8和锁紧螺母7所组成,所述立板8的底部与所述的前固定支架1上表面相焊接,所述的尾轮拉紧装置11与所述的头轮拉紧装置的结构相同、且相对所述头轮拉紧装置的位置对称安装。由于输送距离短,需要可调整的行程不长,因此这种手动螺旋方式简单、快捷,成本低。
所述的纵向滑孔4为150-200 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82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扁形整流桥的自动打码装置中的上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设有透孔的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