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源自动清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8078.0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4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侯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原平市兴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073 | 分类号: | B65G39/073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41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源 自动 清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式输送机清扫器,具体是一种无源自动清扫器。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通常工作在煤矿井下,其运行环境存在风尘大、湿度高的特点。因此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工作面上会粘附大量灰尘、煤泥、水等物质。这些物质不仅会造成输送带跑偏,而且会加剧输送带与转动部件之间的摩擦,影响带式输送机的使用寿命。对此,目前主要采用普通头部清扫器对粘附于输送带工作面上的灰尘、煤泥、水等进行清扫。然而实践表明,普通头部清扫器由于自身结构所限,普遍存在清扫效果差、清扫效率低、以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全新的带式输送机清扫器,以解决现有带式输送机清扫器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带式输送机清扫器清扫效果差、清扫效率低、以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无源自动清扫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无源自动清扫器,包括主转动轮和清扫轮;主转动轮的轴线与清扫轮的轴线相互平行;主转动轮的轮轴两端各套固有一个主动三角带轮;清扫轮的轮轴两端各套固有一个从动三角带轮;两个主动三角带轮与两个从动三角带轮之间分别张紧有两条三角带;清扫轮的外侧面上沿轴向固定有若干个凸片;各个凸片围绕清扫轮的轴线等距排列;主转动轮的轮轴两端各安装有一个主转动轮支座;主转动轮的轮轴两端分别支撑于两个主转动轮支座上;清扫轮的轮轴两端各安装有一个清扫轮支座;清扫轮的轮轴两端分别支撑于两个清扫轮支座上。所述凸片的材料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工作时,如图2所示,将两个主转动轮支座和两个清扫轮支座分别安装于带式输送机的机架上。将主转动轮安装于靠近带式输送机的头部滚筒的输送带的背面,并保证主转动轮的轮面紧贴输送带的背面,同时保证主转动轮的轴线与输送带的背面相互平行。将清扫轮安装于靠近带式输送机的头部滚筒的输送带的工作面下方,并保证凸片紧贴输送带的工作面。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带式输送机运行时,在输送带背面与主转动轮轮面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输送带带动主转动轮进行旋转,主转动轮依次通过两个主动三角带轮、两条三角带、两个从动三角带轮带动清扫轮进行旋转,清扫轮上的凸片通过旋转对输送带的工作面进行清扫。当输送带的工作面上粘附有灰尘、煤泥、水等物质时,清扫轮上的凸片便可通过旋转将上述物质清扫去除,由此不仅防止了输送带跑偏,而且避免了输送带与转动部件之间的摩擦加剧,延长了带式输送机的使用寿命。基于上述过程,与现有带式输送机清扫器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源自动清扫器采用全新结构,不仅有效改善了清扫效果,而且有效提高了清扫效率,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由此有效解决了现有带式输送机清扫器清扫效果差、清扫效率低、以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带式输送机清扫器清扫效果差、清扫效率低、以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适用于带式输送机的清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参考图。
图中:1-主转动轮,2-清扫轮,3-主动三角带轮,4-从动三角带轮,5-三角带,6-凸片,7-主转动轮支座,8-清扫轮支座,9-头部滚筒,10-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无源自动清扫器,包括主转动轮1和清扫轮2;主转动轮1的轴线与清扫轮2的轴线相互平行;主转动轮1的轮轴两端各套固有一个主动三角带轮3;清扫轮2的轮轴两端各套固有一个从动三角带轮4;两个主动三角带轮3与两个从动三角带轮4之间分别张紧有两条三角带5;清扫轮2的外侧面上沿轴向固定有若干个凸片6;各个凸片6围绕清扫轮2的轴线等距排列;主转动轮1的轮轴两端各安装有一个主转动轮支座7;主转动轮1的轮轴两端分别支撑于两个主转动轮支座7上;清扫轮2的轮轴两端各安装有一个清扫轮支座8;清扫轮2的轮轴两端分别支撑于两个清扫轮支座8上;
具体实施时,凸片6是采用高分子橡胶制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原平市兴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原平市兴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80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