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膜泵试车管道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73104.0 | 申请日: | 2012-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4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凌学勤;王小磊;冯智睿;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有色(沈阳)泵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D1/14 | 分类号: | F17D1/14 |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 地址: | 110144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 试车 管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膜泵试车管道系统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的隔膜泵试车系统因其结构固定,具有以下缺点:1、试车喂料压力无法连续降低,不具备确定“必须的净正吸入压头”的功能。
2、无法满足不同流量与不同喂料压力隔膜泵的试车条件。
3、难以保证小流量泵流量测试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试车喂料压力可连续降低,能确定“必须的净正吸入压头”的隔膜泵试车管道系统。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第一供水管路和第一回水管路的第一水箱,其结构要点第一回水管路上通过第一转向阀同能连续放水降低压头的气蚀实验水箱的回水口相连;气蚀实验水箱的出水口同第一供水管路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供水管路和第一回水管路上设置有同第一水箱并联的第二水箱,第二水箱与第一水箱的容积不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回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小通径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功能多、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能有效满足不同型号隔膜泵试车;通过气蚀实验水箱能满足气蚀实验的需要。功能多,使用方便。
2、造价低廉:本实用新型将气蚀实验水箱接入隔膜泵试车管道系统中;避免了“汽蚀试验”管道的重复建设和减少了厂房占地,大量降低生产成本。
3、适用于其它往复泵试车需求:本实用新型适用性较强,还适合于如石油钻井泵等的往复泵的试车需求,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供水管路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回水管路的原理图。
附图中1为第二回水管路、2为第二供水管路、3为第一回水管路、4为第一小通径流量计、5为流量计、6为第一变量离心泵、7为检修闸阀、8为第一水箱、9为气蚀实验水箱、10为第二水箱、11为第二变量离心泵、12为第二转向阀、13为第二三通球阀、14为第一三通球阀、15为第三三通球阀、16为连接头、17为第一供水管路、18为第一转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第一供水管路17和第一回水管路3的第一水箱8,第一回水管路3上通过第一转向阀18同能连续放水降低压头的气蚀实验水箱9的回水口相连;气蚀实验水箱9的出水口同第一供水管路17相连。
所述的第一供水管路17上通过第一三通球阀14设置有第一水箱8的第一变量离心泵6。根据被测隔膜泵所需喂料压力的不同,可通过第一三通球阀14可控制第一变量离心泵6是否接入第一供水管路17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供水管路17和第一回水管路3上设置有同第一水箱8并联的第二水箱10,第二水箱10与第一水箱8的容积不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回水管路3上设置有第一小通径流量计4。
所述的第二水箱10同与第一供水管路17和第一回水管路3并联的第二供水管路2和第二回水管路1相连;通过第二供水管路2和第二回水管路1可同时对多组隔膜泵同时进行试车。
所述的第二回水管路1上设置有第二小通径流量计。
所述的第二供水管路2上通过第二三通球阀13设置有第二水箱10的第二变量离心泵11。
所述的第二回水管路1上设置有第二转向阀12;所述的气蚀实验水箱9的回水口分别同第一回水管路3上的第一转向阀18和第二回水管路1上的第二转向阀12相连。
所述的气蚀实验水箱9的出水口通过第三三通球阀15分别同第一供水管路17和第二供水管路2相连。
所述的第一水箱8、第二水箱10和气蚀实验水箱9出水口处均设置有检修闸阀7。
所述的第一回水管路3和第二回水管路1上均设置有流量计5。
所述的第一供水管路17、第二供水管路2、第一回水管路3和第二回水管路1上均设置至少两个同被测泵体相连的连接头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有色(沈阳)泵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有色(沈阳)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31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复合传感器的油气管道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快速充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