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轧板带输送辊轴承座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0928.2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3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甘伟;马冬凯;裴健东;张丙奇;丁剑;刘伟;杨继军;史华河;宋丽娟;张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钢集团邯宝钢铁有限公司;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5/077 | 分类号: | F16C35/077;B21B31/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刘伟 |
地址: | 05601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轧 输送 辊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快速降低辊子标高的热轧板带输送辊轴承座,特别是一种在精轧机和卷取机夹送辊之间的机架辊道上使用的板带输送辊轴承座,属金属的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械划伤是影响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的主要缺陷之一,而末架轧机(精轧机)和卷取机夹送辊之间的板带输送辊抱死停转是导致热轧带钢表面划伤的主要原因。参看图1,板带输送辊轴承长时间受环境高温、机械冲击、润滑不足及机械杂质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抱死故障,一旦有一个轴承抱死导致板带输送辊停转,高速通过的带钢下表面就会和其辊面发生碰撞和摩擦,使板带下表面出现划痕,不仅直接影响了热轧板自身的表面质量,而且还会给后步工序的产品带来严重的后果。由于目前还没有针对机架辊道轴承抱死停转事故的快速处理方法,辊子抱死后只有停机更换,换一根辊子需要停机4个小时,这对于一条热轧生产线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因此,如何避免板带输送辊抱死后划伤板带并减少停机时间,一直是有关技术人员面临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快速降低辊子标高的热轧板带输送辊轴承座,以避免板带输送辊抱死后划伤板带并减少停机时间。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热轧板带输送辊轴承座,构成中包括轴承座本体、偏心套和操作杆,所述轴承座本体固定在辊道架上,其中部设置有轴线与热轧板带输送辊平行的偏心套安装孔,所述偏心套套装在轴承座本体的偏心套安装孔内并与轴承座本体摩擦转动连接,其偏心孔内镶嵌热轧板带输送辊轴承,在偏心套的侧壁上设置有操作杆插孔。
上述热轧板带输送辊轴承座,所述轴承座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操作杆插孔内的操作杆的运行轨迹相对应的长槽。
本实用新型在轴承座本体与热轧板带输送辊轴承之间设置了偏心套,当板带输送辊轴承抱死时,通过旋转偏心套就可快速地将故障辊的高度降低,不仅避免了故障辊与钢带之间的碰撞和摩擦,保证了钢带的质量,而且缩短了故障停机时间,减少了热轧生产线的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热轧板带输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故障辊标高调节前轴承座的状态;
图5是故障辊标高调节后轴承座的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轧制线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板带输送辊的驱动方式。
图中各标号为:1、轴承座;2、辊子;3、万向轴;4、驱动电机;5、轴承座本体;6、偏心套;7、轴承;8、操作杆插孔;9、操作杆,10、精轧机;11、带钢;12、夹送辊;13、卷取机;14、长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2至图5,本实用新型包括轴承座本体5、偏心套6和操作杆9,轴承座本体5安装在夹送辊牌坊内侧的辊道架上,将现有轴承座本体5的内孔直径进行加大,在加大的轴承座本体5内孔和原有的轴承外圈支架之间加装新设计开发的偏心套6,偏心套6的材质为铜合金,在偏心套6的上部开操作杆插孔8。利用操作杆9扳动偏心套6旋转可实现辊面标高的调节,正常位和事故位的辊子顶部高度差为5mm。在轴承座本体5的顶部开一长槽14,用于容纳调整偏心套6的操作杆9。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所开长槽以专用密封盖封堵,防止机械杂质及水汽进入。以上改进实施后在机架辊抱死事故发生后可打开密封盖用操作杆9对偏心套6的旋转角度进行调节,快速降低辊面标高,使辊面和带钢11下表面有一定间隙,不与带钢11下表面发生摩擦,避免划伤带钢。
参看图7,采用本轴承座后,辊道架的辊轴驱动方式也应进行改进,辊轴与驱动电机4的电机轴之间采用万向轴3连接,驱动电机4应安装过载保护装置。万向轴3的应用可使辊道下降自如,对驱动电机4不产生任何影响;驱动电机4过载保护可在辊子轴承抱死后自动断电,可避免在对辊子进行下沉处理时发生危险。
图6中显示,发生事故的辊子(从右数第三个)两端的轴承座内的偏心套6旋转后机架辊的辊面标高随之下沉,下沉后的辊子在带钢11进入卷取机13之前充当导板引导带头,带钢11进入卷取机13建立张力后,带钢11和辊面之间的间隙避足以避免摩擦,不会产生划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突发轴承抱死事故时,通知操作方停车5分钟。两位维修人员进入现场后同时对事故辊两侧的轴承座进行相同操作,具体为揭开事故辊两侧的轴承座顶部的密封盖,然后用操作杆9插入偏心套6的操作杆插孔8,按图6所示方向扳动操作杆9,使辊子下沉,以上操作耗时5分钟左右,可快速恢复生产。事故辊子下沉后在带钢11通过时辊面和带钢之间就会存在一定的间隙,在精轧机10、夹送辊12及卷取机13相互建立的张力作用下此间隙会平稳保持,足以避免摩擦,不会产生划伤。抱死的辊子可等到计划停机检修时再进行整体更换,下机后可对其进行拆解,更换新轴承作为机旁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钢集团邯宝钢铁有限公司;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邯钢集团邯宝钢铁有限公司;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09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