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辅助减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8709.0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3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余会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会涛 |
主分类号: | B60T1/14 | 分类号: | B60T1/14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38818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辅助 减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辅助减速装置,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的行驶速度越来越快,汽车的刹车距离也相应的越来越长,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刹车距离过长很容易导致恶性交通事故。现有的汽车刹车主要是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进行减速,由于车轮与地面的摩擦接触面积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大,因此车辆刹车距离也很难以较大幅度的减小,需要进行辅助减速。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925984Y,公告日为:2007年7月25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由车载雷达、行车电脑、警示灯、手动控制开关、减速顶篷和减速伞释放装置组成的汽车辅助减速装置,当车载雷达将所测得的汽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和相对速度等行车数据传给行车电脑进行分析处理后,如果得出能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的结论,则行车电脑会在通过警示灯提醒司机的同时启动汽车辅助减速装置,打开减速顶篷并释放减速伞,该过程也可以由司机通过手动控制开关控制。但是减速装置采用减速伞进行减速,出故障率较高,反应时间较长,辅助减速的效果不太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制动距离较长,安全性能不佳的缺陷和不足,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制动距离较短,安全性能好,使用方便的一种车辆辅助减速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车辆辅助减速装置,包括车身,车身安装在车架纵梁上,所述车架纵梁的底部固定有吊耳支架,吊耳支架通过转动轴与连接杆的一端相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地面摩擦组件相铰接,连接杆的中部通过连接轴与气缸上的伸缩杆的一端相铰接,气缸安装在吊耳支架后侧的车架纵梁上,气缸的进气口通过气管经电磁阀与气源相连接。
所述地面摩擦组件由受力板、橡胶摩擦板以及连接件构成,受力板的上端与连接杆的末端相铰接,受力板的底部通过连接件安装有橡胶摩擦板。
所述电磁阀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刹车系统的传感器相连接。
所述连接杆采用带有柔韧性的弹簧钢制成。
所述电磁阀为气动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现有车辆的车架纵梁底部安装有由连接杆、气缸、伸缩杆以及地面摩擦组件构成的辅助减速装置,通过控制气缸推动连接杆使得地面摩擦组件与路面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为汽车提供了除现有车轮刹车摩擦力之外的辅助制动力。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反应时间短,减速可靠,有效解决了现有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刹车距离较长,安全性能较差的缺陷,并能有效避免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爆胎引起的侧偏事故,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放大图。
图中:车身1,车架纵梁2,吊耳支架3,转动轴4,连接杆5,气缸6,电磁阀7,连接轴8,受力板9,橡胶摩擦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辅助减速装置,包括车身1,车身1安装在车架纵梁2上,所述车架纵梁2的底部固定有吊耳支架3,吊耳支架3通过转动轴4与连接杆5的一端相铰接,连接杆5的另一端与地面摩擦组件相铰接,连接杆5的中部通过连接轴8与气缸6上的伸缩杆的一端相铰接,气缸6安装在吊耳支架3后侧的车架纵梁2上,气缸6的进气口通过气管经电磁阀7与气源相连接。
所述地面摩擦组件由受力板9、橡胶摩擦板10以及连接件构成,受力板9的上端与连接杆5的末端相铰接,受力板9的底部通过连接件安装有橡胶摩擦板10。
所述电磁阀7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刹车系统的传感器相连接。
所述连接杆5采用带有柔韧性的弹簧钢制成。
所述电磁阀7为气动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会涛,未经余会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87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