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油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7908.X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4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田凤军;刘世海;周忠会;王之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大港胶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04 | 分类号: | F16L1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270 天津市大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油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管,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油管。
背景技术
现在使用的无级变速箱燃油油箱使用的丙烯树脂软管为三层结构,由内胶层、加强层和外胶层构成,其中加强层是采用编制法加工,即用钩针加工,加强层表面的经纬线交叉点是一个一个的凸起,导致整只软管的外表面不平整,同时还浪费原料及工时,产品在市场无竞争力。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制造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在传统的“开源节流”措施之外,把成本的全面降低作为系统性的工程加以深入挖掘。因此,不断开发新型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劳动效率,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即是该领域科研人员尽快着手研究的新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油管,充分利用原材料的耐高温的特点,进行胶料优化组合。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复合油管,包括内胶层、加强层和外胶层,其特征是:所述内胶层内壁设有内衬管。
所述内胶层和加强层之间设有中胶层。
所述外胶层外表面设有包覆层。
所述内胶层采用四氟乙烯、六氟丙烯与偏氟乙烯的共聚物,厚度为0.5-0.8mm。
所述加强层采用芳纶线,厚度为0.2-0.5mm。
所述中、外胶层厚度分别为0.5-1mm、1-1.3mm。
所述包覆层的厚度为1-1.3mm。
有益效果:采用实心、包覆多层共挤一次成型无模硫化新加工工艺,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还提高产品的性能。提高了外观质量,改善了编织胶管外观不平整的缺陷;产品结构简单,工艺简单,由原来的编织工艺改成缠绕工艺,提高了工作效率4倍。采用新加工工艺直接完成了内胶层、加强层和外胶层同步共挤,一次性成型,产品结构一致性强,附着力好,质量可靠;减少了加工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衬管,2、内胶层,3、中胶层,4、加强层5、外胶层6、包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详见附图,一种复合油管,包括内胶层、加强层和外胶层,所述内胶层2内壁设有内衬管1。所述内胶层和加强层4之间设有中胶层3。所述外胶层5外表面设有包覆层6。所述内胶层采用四氟乙烯、六氟丙烯与偏氟乙烯的共聚物,厚度为0.5-0.8mm。所述加强层采用芳纶线,厚度为0.2-0.5mm。所述中、外胶层厚度分别为0.5-1mm、1-1.3mm。所述包覆层的厚度为1-1.3mm。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大港胶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大港胶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79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VC高压气管
- 下一篇:一种塑料润滑剂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