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锈钢带精轧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7328.0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1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沃德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2 | 分类号: | B21B1/22;B21B31/1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6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材精轧机,具体的说是一种不锈钢带精轧机组。
背景技术
不锈钢带轧制工艺过程中,必须使用四辊轧制机,也就是说四辊轧制机是轧制的核心部件。一般说来四辊轧制机包括支承辊、传动辊和工作辊,其中的工作辊上下成对布置,对不锈钢带进行挤压。由于不锈钢带具有一定的宽度,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在工作的过程中,支承辊、传动辊和工作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弯曲,传统的解决方案是,将各辊制作成鼓状,即中间的直径较大,两边的直径较小,这样当工作时,可以产生变形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轧制面,如图1、图2所示。当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各个辊的磨损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矫正,工作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锈钢带精轧机组,通过对轧制机主体的合理设计,用于解决现有的轧制机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维护繁琐的问题,同时精轧机组更便于调剂,轧制精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不锈钢带精轧机组,包括轧制机主体、上轧辊系和下轧辊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轧辊系包括成倒“品”字状布置的一根第一工作辊和两根第一传动辊,第一工作辊位于下侧,在每根第一传动辊的外侧分别设有一根支承辊,在所述支承辊的外侧设有调节补偿结构;上轧辊系安装在上滑块上,上滑块和轧制机主体之间通过直线滑轨进行配合,所述上滑块在主液压缸的驱动下可上下滑动;所述的调节补偿结构包括在支承辊沿支承辊轴向均匀分布的若干楔形 块,所述楔形块和支承辊之间为楔形斜面配合,每一楔形块分别由一个液压缸驱动,所述楔形块的上升和下降可以实现压紧和放松支撑辊预紧力的目的;
所述的下轧辊系包括成“品”字状布置的一根第二工作辊和两根第二传动辊,第二工作辊位于上侧,且与第一工作辊对碾;所述下轧辊系安装在下底座上,下底座和轧制机主体之间通过竖向的直线滑轨进行配合,在所述下底座下方设有一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与下底座之间为水平楔形斜面配合,且在调节块的水平方向上设有一个辅助液压油缸,所述调节块的水平进给和退后可以实现下底座整体的上升和下降。
所述楔形块和支承辊之间楔形斜面配合的倾斜角度为1°,所述调节块与下底座之间的水平楔形斜面配合的倾斜角度为1°。
其中的第一工作辊和第二工作辊是由驱动电机驱动的主动辊,转动方向相反,转动速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精轧机的核心机构上下轧辊的工作方式做了重大的改进,具有以下的优点:
1)上轧辊系中的调节补偿结构可以实现精确的调整工作辊的精度,配合电控、液控系统可以实现精确的控制轧辊的工作状态;
2)下轧辊系中的通过调节块进行微调第二工作辊的水平位置,同时楔形配合面的受理面积较大,可以实现较高的强度;
3)所有的微调控制动作皆有液压和电控系统配合完成,可以实现实时动态的调整轧制钢带的厚度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原轧制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工作辊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局部剖视图;
图5为上轧辊系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轧制机主体,21第一工作辊,22第二工作辊,23万向节,31第一传动辊,32第二传动辊,4支承辊,5上滑块,51直线滑轨,52主液压缸,61楔形块,62液压缸,7下底座,8调节块,81辅助液压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5所示,
一种不锈钢带精轧机组,包括轧制机主体、上轧辊系和下轧辊系。轧制机主体1为龙门状,其中的上轧辊系和下轧辊系皆上下方位的安装在轧制机主体的内部,形成轧制钢带的主要场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沃德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沃德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73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预应力钢丝张力装置
- 下一篇:镜头螺纹脱胶用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