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5372.8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9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焦平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铭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72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USB 3.0A类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2008年11月,新一代USB 3.0(超高速USB)标准正式完成并公开发布。USB 3.0标准提供十倍于USB 2.0的传输速度,最大传输带宽高达5.0Gb/s,可广泛用于PC外围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
USB 3.0标准中定义了A类(A type)插座(Receptacle)和插头(Plug),USB 3.0A类插头可以和上一代的USB 2.0插座兼容对接。与上一代的USB 2.0A类插座相比,USB 3.0A类插座增加了5根端子(pin),一共是9根端子。增加的这5根端子分别为一对高速差分信号端子、接地端子、一对高速差分信号端子。上述9根端子的尾部延伸出绝缘本体(housing)后端,用于和对应的电路板或线缆焊接。
所有端子的尾部排列成上下两排,形成5+4或7+4焊盘,这样的焊盘需要与对应的线缆或者PCB对齐后进行双边焊接,不利于量产时的快速焊接组装,影响了生产效率,不利于降低成本。
因此,十分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的USB 3.0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快速组装的连接器。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若干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部、第一焊接尾部和连接第一接触部和第一焊接尾部的第一中间部,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第二接触部、第二焊接尾部和连接第二接触部和第二焊接尾部的第二中间部,第一焊接尾部和第二焊接尾部排列成一排。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为USB 3.0A类插座或插头连接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焊接尾部位于第一焊接尾部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为USB 2.0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具有用于固定第一导电端子并安装在绝缘本体上的塑胶块。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具有与所述塑胶块相固定的用于定位第一焊接尾部和第二焊接尾部的定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具有包在绝缘本体外围的金属壳体,金属壳体的后端设置有接地端子脚。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的第一焊接尾部和第二焊接尾部排列成一排,形成单边焊盘设计,如此设置,方便后排焊接尾部与对应的线缆或者PCB进行单边焊接,大大提升了量产时连接器的组装效率,组装成本下降5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5为连接器的部分组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为A类(A Type)USB3.0插座连接器(receptacle),包括有塑胶绝缘本体1、四根第一导电端子即USB 2.0端子2和采用镶埋成型(inserting molding)方式与绝缘本体1相固定的五根第二导电端子3、用于和第一导电端子2相固定并安装在绝缘本体1上的塑胶块4、包在绝缘本体1和塑胶块4外围的金属壳体5、与塑胶块4相固定的定位块(spacer)6。
请参图6所示,所述USB 2.0端子2包括具有弧形的可以上下移动的弹性第一接触部21、第一焊接尾部23和位于第一接触部21和第一焊接尾部23之间的用于和塑胶块4进行固定的第一中间部22。
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主体部10和自主体部10向前延伸而成的舌板12,舌板12设有与第一接触部21分别一一对应的长条槽13,第一接触部21受到对接插头的挤压后会向下移动而进入长条槽13。
所述塑胶块4和USB 2.0端子21之间可以采用镶埋成型(inserting molding)或者组装的方式进行固定。塑胶块4安装固定在绝缘本体1上。位于绝缘本体1后端的主体部10上设置有凸起部11,相应地,塑胶块4底端和侧面设置有用于和凸起部11实现固定的凹部41。
所述五根第二导电端子3分别具有平板状的不具有弹性的第二接触部31、第二焊接尾部33和连接第二接触部31和第二焊接尾部33的用于和绝缘本体1进行固定的第二中间部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铭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铭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53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电离合式日光灯
- 下一篇:多模式化油器供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