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量油分离器带压加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4711.0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8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波;章冬冬;蔡宝君;张多瑞;赵善丽;刘涛;张栋;宋元新;王冉冉;吕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波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23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加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量油分离器加水装备,尤其是量油分离器带压加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主要量油方式是分离器量油,分离器量油准确的关键要素是保证磁翻转液位计中的液体密度为1g/ml。在分离器量油过程中随着地层液体进入,分离器底部所加入的纯净底水被慢慢置换掉,进入到磁翻转液位计中的液体变成了油水混合物,使得这时液体密度不能保持为1g/ml,分离器所计量出的液量便产生偏差。根据连通管压力平衡原理,分离器量油时ρ油水gh油水=ρ水gh水。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加水不及时,磁翻转液位计的管线中会经常混有原油等混合物,这时ρ水实<ρ水,分离器量油时ρ油水gh油水=ρ水实gh水实,所以h计量油>h实际油,实际量油时磁浮筒处在油水混合物中,这时计量出的液量比磁浮筒处在纯水状态下计量出的原油体积要大,从而产生液量计量误差。因此,找出使磁翻转液位计管线内保持纯水状态的有效方法(即保持密度为1g/ml),减小单井计量误差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给分离器补加底水现状是:由于加底水前要对分离器进行泄压放空,多人操作,过程十分繁琐,费时费力,影响单井计量,造成给分离器补加底水次数少,甚至不补加底水。只有在量油出现单井液量波动较大,分离器不能量油时,才进行清洗分离器和补加底水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量油分离器加水装备,它可方便快速安全地为分离器补加纯净底水使液位计中的液体密度保持为1g/ml从而减少单井计量误差,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量油分离器带压加水装置,包括:
盛水容器;
出气管,其上设有出气闸门并与盛水容器相连通;
加水管,其上设有加水闸门并与盛水容器相连通;
下部连接管,其上设有排水闸门并与盛水容器相连通;
及压力平衡管,其两端均固接有接头,在将水注入盛水容器时,压力平衡管与加水管无连接,在将盛水容器中的水注入液位计时,压力平衡管一端的接头与加水管管口连接,另一端的接头与量油分离器的排空阀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出气管和加水管连接于盛水容器顶部,所述下部连接管连接于盛水容器底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下部连接管底端设有活接头,要将水注入盛水容器时,下部连接管通过活接头与分离器喇叭口快速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压力平衡管为可承压1.0MPa的钢丝管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盛水容器为罐状,壁厚为2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方便快速安全地为分离器补加纯净底水使液位计中的液体密度保持为1g/ml从而减少单井计量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出气管,2.加水管,3.盛水容器,4.下部连接管,5.压力平衡管,6.活接头,7.接头,8.出气闸门,9.加水闸门,10.排水闸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量油分离器带压加水装置,包括:
盛水容器3;
出气管1,其上设有出气闸门8并与盛水容器3相连通;
加水管2,其上设有加水闸门9并与盛水容器3相连通;
下部连接管4,其上设有排水闸门10并与盛水容器3相连通;
及压力平衡管5,其两端均固接有接头7,要将盛水容器3中的水注入液位计时,压力平衡管5一端的接头7与加水管2管口连接,另一端的接头7与量油分离器的排空阀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1和加水管2连接于盛水容器3顶部,所述下部连接管4连接于盛水容器3底部,所述出气管1和加水管2均采用6分管,长度为60mm。
优选的,所述下部连接管4底端设有活接头6,要将水注入盛水容器3时,下部连接管4可通过活接头6与分离器喇叭口快速连接,因传统分离器的喇叭口为6分接口故下部连接管4采用6分管,活接头6采用6分接头,下部连接管4长度为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波,未经吴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47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