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控举升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3952.3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6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谭小艳;陈波;张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谢亮;王志刚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控举升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控举升阀,特别是一种用于车辆浮桥举升控制的电控举升阀。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对浮桥的控制通常采用手控浮桥控制阀来实现,手控浮桥控制阀的接口及内部零件比较多,从而增加了气路的复杂性;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损坏的几率也比较高;其次,手控浮桥控制阀的外形结构大多是不规则的形状,增加了布置的难度。
申请号为200910259599.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液压手动举升阀,其包括一个阀体内设有限位通道、举升通道分别与限位阀芯和举升阀芯控制高压通道与卸压通道的接通或关闭;压力超高时开启安全阀,由安全阀的溢流压力推动限位阀芯进行控制。但该多功能液压手动举升阀的外形不规则、体积较大、通用性及可靠性较差,且手动操作增加司机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即针对手动举升阀外形不规则、产品通用性及可靠性差的缺陷加以改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控举升阀,其包括阀体、活塞、活塞弹簧、上盖、电磁阀、气门,阀体上设置上下两个进气口、上下两个输出口和上下两个排气口。其中,活塞的一端嵌入阀体中,阀体内腔与活塞之间设置活塞弹簧,活塞的另一端嵌入上盖中,上盖的另一端与电磁阀连接,上盖与电磁阀之间设有气门。
其中,电磁阀包括静铁芯、动铁芯,电磁弹簧,电磁阀体内腔嵌有静铁芯、动铁芯,动铁芯端部装有电磁弹簧,动铁芯嵌入上盖并通过气门与上盖接触并起到密封作用,电磁阀的尾端通过异型圈及盖板封闭,电磁阀内部设有电磁线圈。
本实用新型电控举升阀的工作方式是:电磁阀断电时,动铁芯与气门在电磁弹簧的作用下将上进气口封闭,此时,上进气口处的压缩气体不能进入活塞上气腔,在活塞弹簧的作用下,活塞与上盖紧密接触,并保持平衡,此时压缩气体由下进气口进入,并通过下输出口输出至气囊,电控举升阀切换工况时,气囊中的部分压缩气体经由下输出口及活塞内腔输送至下排气口并排向大气,活塞内腔中的余气通过上排气口排向大气。
电磁阀通电时,静铁芯对动铁芯产生吸引力,动铁芯克服电磁弹簧的阻力向上运动,并与静铁芯紧密接触,此时,动铁芯与气门分离,压缩气体从上进气口进入并通过气门到达活塞上气腔,活塞上气腔处的压缩空气作用在活塞上使其克服活塞弹簧的弹力向下运动并到达平衡位置,从而使下进气口关闭,此时从上进气口进入的压缩气体由上输出口输出至气囊,当电控举升阀切换工况时,气囊中的部分压缩气体经由上输出口和活塞内腔输送至下排气口并排向大气,活塞内腔中的余气通过上排气口排向大气。
优选的是,电控举升阀包括电磁阀。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电磁阀包括电磁线圈、静铁芯、动铁芯、电磁弹簧、异型圈及盖板。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动铁芯两端装有密封垫,用于压缩气体的密封。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电磁阀与上盖之间装有至少一个垫圈用于密封。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电控举升阀包括至少两个进气口、至少两个输出口、至少两个排气口。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排气口与大气相通。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排气口处装有单向阀,以防止灰尘及水进入电磁阀内腔。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排气口处装有消声组件,以消除噪音并防止灰尘及水和其它杂质进入电磁阀内腔。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消声组件包括排气座、橡胶垫圈、压圈、抽芯铆钉。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活塞含有活塞内腔。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活塞外侧开有凹槽,以便于气体流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活塞含有活塞上气腔。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阀体上有至少一个安装孔,以便电控举升阀与其他部件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电控举升阀内含有至少一个垫圈,用于密封。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进入进气口的压缩气体的压力为0.8MPa。
本实用新型电控举升阀具有外形比较规则、体积小、通用性及可靠性高的特点,对制造商和使用者降低制造、运输、管理及使用成本具有积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电控举升阀的技术方案包括上述各部分的任意组合,上述各部分组件的简单变化或组合仍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39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味子酒及泡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莱菔子减肥酒及泡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