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机用复合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3473.1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9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士华;刘庆喜;高爱珍;李家涛;张玮;胡延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章丘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6 | 分类号: | F04C29/06;F04C2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机 复合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声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罗茨鼓风机密集型机组上的,集滤芯过滤消声作用一体、密集紧凑型阻抗复合消声器。
背景技术
罗茨鼓风机的噪声主要包括气体动力性噪声和机械噪声,其中强度最大、影响最大的是气动噪声。风机的噪声控制一般从三个环节进行考虑:(1)、从声源上根治噪声;(2)、在噪声传播路径上采取措施;(3)、在噪声接受点采取防护措施。其中在噪声传播路径上采取措施最为实际,为此,针对罗茨鼓风机这一特点,为在传播路径减少噪声,常采用的措施是在风机进口加装消声器,用于降低风机的噪声,所以消声器的性能对于消声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用复合消声器,通过对消声器的结构进行重新的优化设计,达到更好的消音减噪的目的,提高消声器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机用复合消声器,是由外筒、内筒、顶盖和底板构成的,外筒和内筒同轴套置,顶盖和底板分别封堵在上下两端,在内部形成一个环形的第一空腔和一个柱状的第二空腔,且在所述内筒上设有连通两空腔的若干通孔,在与第一空腔对应的底板上设有若干进风口,在与第二空腔对应的底板上设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空腔中设有环形的第一海绵体和环形的第二海绵体,所述第一海绵体贴合在外筒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海绵体贴合在内筒的外壁上,且所述第一海绵体的密度大于第二海绵体的密度。
第一海绵体为普通海绵,第二海绵体为聚氨酯网状海绵,第二海绵体的气体穿透性更好。
位于第一空腔中的所述第一海绵体的表面为环状的锯齿状,形成波峰和波谷,俗称波峰海绵。
在所述进风口处设有向内部延伸一定长度的导风管,导风管的长度为外筒长度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在所述内筒的内侧靠近出风口的一端设有内风管,所述内风管的长度大于导风管的长度;在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向外延伸的用于固定安装用的法兰。
所述顶盖和外筒之间通过吊耳螺栓进行可拆装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通过进口通过导风管,增大消声器进风口截面积,减少气流躁动;外筒附有表面为波浪形的第一海绵体,可以对噪音进行明显的消除,内侧的聚氨酯网状第二海绵体及风道截面的改变,进一步的降低噪音,这样一系列的降噪措施,最终完成对罗茨鼓风机的进气消声。第二海绵体兼有过滤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集过滤、消声作用于一体,降低噪声约25分贝左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剖示意图;
图中:1顶盖,2吊环螺栓,3内支撑环板,4外筒,5第一海绵体,6导风管,7底板,8加强筋,9法兰,10取压接口,11内风管,12第二海绵体,13内筒,21第一空腔,22第二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一种风机用复合消声器,包括由外筒4、内筒13、顶盖1和底板7构成的,外筒4和内筒同轴套置,顶盖1和底板7分别封堵在上下两端,并在内筒与底板、外筒与底板之间进行焊接固定,上顶盖通过吊环螺栓2进行固定,并有内支撑环板3加强连接强度,即可拆装,也便于吊装,这样就在内部形成一个环形的第一空腔21和一个柱状的第二空腔22,在内筒13上设有连通两空腔的若干通孔,在与第一空腔对应的底板7上设有若干进风口,在与第二空腔对应的底板上设有出风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气流流通的迂回通道,气流自进风口进入,自出风口出来,是刚性气流通道的骨架。在进风口处设有向内部延伸一定长度的导风管6,导风管的长度为外筒长度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导风管为多个,且与底板之间焊接连接。在内筒的内侧靠近出风口的一端设有内风管11,内风管的长度大于导风管的长度,约为内筒长度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便于气流的充分迂回,通过导风管和内风管可以减少风机主要的频率噪声。
在出风口处设有向外延伸的用于固定安装用的法兰9,该法兰9用于和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接,为提高连接强度,在法兰处的风管上设置加强筋8,提高连接连接强度。为便于监测进风口处的压力,在进风口法兰处设一个取压接口10,取压接口根据需要与外界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章丘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章丘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34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