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钩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2665.0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0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段宏;沈琛林;胡国辉;宋文博;陈丽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6 | 分类号: | B66C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钩吊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钩吊具。
背景技术
起吊运输设备广泛用于各个领域,针对特定的吊车布置及极限行程、被吊运物品的运输路径、环境空间等情况,往往需要多部吊车共同协作,“接力”完成吊运工作。通常在更换吊车时,首先需要将被吊装物品放在地面上,使连接在被吊装物品上的吊具与当前吊车的吊钩脱离,然后使下一吊车的吊钩连接被吊装物品的吊具,从而将被吊装物品吊到下一位置。但是,当被吊装物品受自身结构限制不可中途放下、或环境空间不允许其放下,即被吊运物品必须在起吊状态完成换钩操作时,现有吊具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起吊状态完成换钩操作的换钩吊具,其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操作方便。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钩吊具,包括换钩板、连接架和安全钩,换钩板的下部可枢转地连接在连接架的上部,安全钩连接在连接架的下部;换钩板的上部设有两个换钩孔。
进一步,换钩板的下部设于开在连接架上部的凹槽中,并通过销轴与连接架的上部连接在一起,且销轴的尾部设有开口销;换钩板围绕销轴发生枢转。
进一步,换钩板呈倒立的正三角形,其三个角部呈弧形结构,两个换钩孔分别位于换钩板上端的两个角部处;换钩板下端角部位于连接架上部的凹槽中。
进一步,安全钩的上部连接有螺杆,安全钩的螺杆旋入连接架下部所设的螺纹孔中并通过套在螺杆上的两个螺母紧固。
再进一步,连接架和与其相邻的螺母之间设有套在螺杆上的弹簧垫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钩吊具,通过在现有吊具上增设带两个换钩孔并可在一定范围内转动的换钩板,可方便实现被吊装物品的无中断换钩,有效解决被吊装物品中途需要更换吊运设备而不能直接落地更换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该换钩吊具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换钩吊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连接架以上的部分采用纵剖面图的形式显示;
图2是图1中上半部分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换钩吊具,包括换钩板1、连接架4和安全钩7,换钩板1的下部可枢转地连接在连接架4的上部,安全钩7连接在连接架4的下部;如图2所示,换钩板1的上部设有两个换钩孔1-1。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架4的上部开设凹槽,换钩板1的下部设在该凹槽中,换钩板1的下部和连接架4的上部通过贯穿其中的销轴2连接在一起,且销轴2的尾部设有开口销3,以限制销轴2轴向移动;并且,换钩板1能以销轴2为中心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枢转。换钩板1的可采用任何适宜的形状,只要不影响换钩操作即可。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换钩板1呈倒立的正三角形,其三个角部呈弧形结构,两个换钩孔1-1分别位于换钩板1上端的两个角部处;换钩板1下端角部位于连接架4上部的凹槽中。
此外,安全钩7的上部连接有螺杆8,安全钩7的螺杆8旋入连接架7下部所设的螺纹孔9中并通过套在螺杆8上的两个螺母6-1、6-2紧固。进一步,连接架4和与其相邻的螺母6-1之间设有套在螺杆8上的弹簧垫片5,该弹簧垫片5和螺杆8上的两个螺母6-1、6-2共同起到防止安全钩7松脱的目的。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钩吊具对处于起吊状态的被吊装物品进行换钩操作时,其换钩过程如下:
第一步:初始状态下,吊车A的吊钩A与换钩吊具上换钩板1的一个换钩孔1-1连接,被吊装物品连接在换钩吊具的安全钩7上,处于起吊状态;
第二步:使吊车B的吊钩B与换钩板1的另一个换钩孔1-1连接,两台吊车的吊钩均与换钩板1连接;
第三步:使吊车B的吊钩B起升,换钩板1发生旋转,待吊车B完全承担本换钩吊具和被吊装物品的重量时,吊钩A松弛;
第四步:使吊车A的吊钩A与换钩板1分离,吊车B处于第一步中吊车A所处的初始状态,换钩工作完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其他的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创新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26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