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海绵钛的I型炉多点加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0107.0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6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宝;景超;付永;王岩峰;曹万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朝阳金达钛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4/12 | 分类号: | C22B3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122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海绵 多点 加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色金属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海绵钛的多点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生产海绵钛的方法主要是用镁还原法,而生产海绵钛过程中还原过程则是重要环节,还原原理是钛矿物制得四氯化钛,将其用金属镁还原,经过提纯得到海绵钛,目前生产中常用方法是通过一根加料管直接将四氯化钛加入到反应器内使之与金属镁发生反应,反应器内的温度可达900℃左右,四氯化钛气化与反应器内熔融的镁迅速发生反应,还原出钛。当四氯化钛加入的速度较快且集中于反应液面的中间时,有一部分液体的四氯化钛未能气化,会在反应器中心部位与金属镁发生剧烈的反应,造成此部位海绵钛因温度过高而烧结,会带来坨心产品致密、含氯较高、难以破碎等不良影响。关于加料管装置相关专利技术较多,通常结构较为复杂,在生产过程会造成加料管堵塞、设备制作加工、维修清理复杂、不便于工人操作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海绵钛的I型炉多点加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应器中心部位海绵钛因温度过高而烧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产海绵钛的I型炉多点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放气管3、胖管4、胖管法兰5、加料软管6和加料管7,所述胖管法兰5上设置有2-4个加料口,每个加料口上焊接一根加料管7,法兰5上部的加料管7用加料软管6连接到加料主管上,法兰5下部的加料管7穿过大盖延伸至反应器内。
本实用新型的加料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清理,解决了加料管堵塞必须长时间停料清理加料管的困扰,同时避免了四氯化钛进入时集中于反应器中心部位,与金属镁剧烈反应造成反应中心热量急剧升高,导致海绵钛烧结影响质量的问题,同时有利于降低海绵钛中的铁含量。
在企业效益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加料装置提高了加料速度,缩短生产周期,增加生产效益,改善钛坨结构,利于蒸馏,缩短蒸馏时间,从而既降低能耗,又保证了海绵钛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原加料管装置示意图。
图2为多点加料装置示意图。
其中,1为加料主管,2为加料主管法兰,3为放气管,4为胖管,5为胖管法兰,6为加料软管,7为加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生产海绵钛的I型炉多点加料装置,在胖管法兰5上开有3个加料口,每个加料口焊接一根加料管7,法兰5上部的加料管7用软管6连接到加料主管上,法兰5下部的加料管7穿过大盖延伸至反应器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朝阳金达钛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朝阳金达钛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01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河蚌低矮温室骨架结构
- 下一篇:光纤拉丝炉底部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