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内抛丸抛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7703.3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3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三辉;张云波;夏召孟;武东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5/04 | 分类号: | B24C5/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6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抛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内的机械式抛丸除锈设备,属于喷射装置、抛光用的设备及管路领域,尤其是一种钢管内抛丸抛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离心铸管的生产厂,对钢管防腐蚀处理的第一步工序即要出去钢管表面的(钢管内表面和外面的)的锈迹。国际上通用将钢砂钢丸以高速喷射到钢管表面,到标准的光亮度,从而达到除去铁锈的目的,同时也在钢管表面形成一定的描纹深度,以便于下一步防腐蚀材料的附着和完全结合。但钢管内壁的除锈处理,由于其管径口径小的限制,而不能采用外打砂的方式来除锈。通常内壁采用气喷砂的处理方式,利用压缩空气的压力将钢砂钢丸喷射到钢管内表面,相比较钢管外壁的抛完除锈方式,由于其生产效率低下和能耗高,都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通常除锈方式有两种,一种为抛丸除锈,抛丸设备采用电机带动旋转抛丸头高速旋转,钢砂钢丸被抛丸头旋转带动高速喷射到钢管表面,但在钢管内壁进行操作,由于管径限制,电机较大不能进入管内;另一种为喷砂除锈,由压缩空气的压力将钢砂钢丸喷射到钢管内表面,这种内抛丸装置磨损快,更换周期短,这样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影响生产节奏;在质量方面,原来的抛丸效果差,达不到粗糙度,对内壁喷的附着力产生影响;从成本方面,多次抛丸,增加了抛丸砂的消耗,从而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管内抛丸抛头装置,该装置操作简便,内抛丸效果明显,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节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内抛丸抛头装置,包括连接法兰和抛头,所述连接法兰和抛头之间通过滑动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头包括连接套和固定套,所述连接套为渐缩管,所述渐缩管的左侧进口管径大于右侧出口管径,所述渐缩管的右侧端部向下弯曲,其弯曲部分与固定套固定。
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限制,所述固定套的内部嵌入陶瓷管,所述陶瓷管的管径与连接套的出口管径相同。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套内嵌入陶瓷管,由于陶瓷管表面光滑,硬度高,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能,在抛丸或喷砂时,提高固定套的强度,降低其磨损速度,并且陶瓷管易于更换,成本低,内抛效果好。
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限制,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套接于传输管外侧的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外侧设有支撑轮。本实用新型的滑动装置的功能是保持在钢管内部,支撑前端的抛头,并且沿钢管内壁稳定滑动,其中采用支撑轮与钢管内壁接触,并且随着钢管转动,支撑轮可以根据管径的不同进行更换,万向轮可以使钢管和抛头产生相对转动,当钢管转动,抛头喷射的抛丸由点形成线,线形成面,有效的提高了内壁的抛丸质量和抛丸速度。
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限制,所述连接法兰、传输管以及连接套的进口内径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套采用抗磨损的金属材料,并利用渐缩管的结构,并在渐缩管出口处弯曲,使其形成一种特殊形状,一方面改变抛丸的喷射轨迹,使抛丸从沿钢管中心线方向喷射到钢管内壁上,并且连接套可以重复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套与陶瓷管配合使用,到达了耐磨,易更换,成本低,内抛效果好,降低了抛丸砂的消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轮和万向轮配合,整体体积减小,可方便进入钢管内部,根据钢管管径不同进行更换,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1、固定套,2、陶瓷管,3、连接套,4、万向轮,5、连接法兰,6、支撑轮,7、钢管,8、抛丸砂。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钢管内抛丸抛头装置,其主要应用于球墨铸铁管内壁的除锈清理。该装置包括连接法兰5和抛头,所述连接法兰5和抛头之间通过滑动装置连接,所述抛头包括连接套3和固定套1,所述连接套3为渐缩管,所述渐缩管的左侧进口管径大于右侧出口管径,所述渐缩管的右侧端部向下弯曲,其弯曲部分与固定套1固定;所述固定套1的内部嵌入陶瓷管2,所述陶瓷管2的管径与连接套3的出口管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内抛丸抛头装置相比,主要改进在于连接套3的特殊结构上,连接套3的材料选用抗磨损性能好的材料,另外连接套3出口处的固定套内套接有陶瓷管2,两层结构中内层耐磨,抗冲击强度高,抛光效果好,并且损坏后,只需更换陶瓷管2,因此可以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77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