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起动机行星轮腔注油脂传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7312.1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4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孙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开普勒车用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29/02 | 分类号: | F16N29/02;F16N29/04;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车世伟 |
地址: | 3628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动机 行星 注油 传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润滑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起动机行星轮腔注油脂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发动机的起动需要外力的支持,汽车起动机就是在扮演着这个角色。大体上说,起动机用三个部件来实现整个起动过程。直流电动机引入来自蓄电池的电流并且使起动机的驱动齿轮产生机械运动;传动机构将驱动齿轮啮合入飞轮齿圈,同时能够在发动机起动后自动脱开;起动机电路的通断则由一个电磁开关来控制。
起动机内一般设置有行星轮,行星轮由于经常运转,为了减少磨损,需要向行星轮腔内注油脂,传统多为人工直接加注或采用定时方法加注,人工注脂量变差大无法控制,定时方法由于无注脂量的确认也容易因设备的故障导致不良品流入下一工序。因此,针对以上缺陷,应设计一种自动注脂设备以解决注脂量无法确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起动机行星轮腔注油脂传感装置,通过采用位移传感器对注油脂量进行实时监控,以保证产品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的有效控制,提高产品合格率及注油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起动机行星轮腔注油脂传感装置,包括有设备支架和安装于设备支架上的人机界面、升降定位机构、定量灌注装置以及PLC控制模块,该定量灌注装置设置于升降定位机构上方,该定量灌注装置上设有用于感应注油脂量的位移传感器,该位移传感器与PLC控制模块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量灌注装置具有储油腔、位于储油腔内的指针、设置于储油腔下端的出油孔以及与储油腔相连的高压油泵,其中,上述位移传感器设置于储油腔上端,并与指针相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设备支架上设置有一控制定量灌注装置升降的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以及与伺服电机连接的丝杆进给机构,并该丝杆进给机构与上述定量灌注装置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设备支架上端设置有照明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设备支架一侧设置有一电控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设备支架上端设置有照明灯、排插和四色警示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量灌注装置上方横梁上设置有一过滤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采用位移传感器对注油脂量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注油脂量化,使注油脂量更精确,避免了人工直接加注或采用定时方法加注,人工或设备因素导致的注油脂量变差大无法控制的现象,保证了产品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的有效控制,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及注油脂效率。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各部件分布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各部件分布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设备支架 20、人机界面
30、PLC控制模块 40、升降定位机构
50、定量灌装装置 51、储油腔
52、指针 53、出油孔
54、高压油泵 55、位移传感器
60、升降装置 61、伺服电机
62、丝杆进给机构 70、照明灯
80、排插 90、警示灯
100、电控柜 110、过滤瓶
120、AD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起动机行星轮腔注油脂传感装置包括有设备支架10和安装于设备支架10上的人机界面20、PLC控制模块30、升降定位机构40、定量灌注装置50和升降装置60,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开普勒车用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开普勒车用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73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方管形型材及成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恒温阀的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