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5606.0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5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林正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正春 |
主分类号: | F23D1/02 | 分类号: | F23D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学东 |
地址: | 314001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流煤粉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以煤粉为燃料的旋流燃烧器。
背景技术
在以化石燃料为主的中国电力市场中,旋流燃烧器作为一种主要的燃烧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各旋流燃烧器各流派的技术发展,旋流燃烧器在高效燃烧、低NOx排放、低负荷稳燃能力等各方面均有优良的表现。
为满足国家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现在使用的大多数旋流燃烧器本身也都采用煤粉浓淡分离和空气分级送风形式,控制风粉在燃烧器内部的混合时机,形成燃烧器喷口区域的还原性气氛,达到燃烧器区域降低氮氧化物的目的。
然而,在应用上述技术以满足国家污染物减排要求的同时,特别是应用于原传统燃烧器的改造时,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采用空气分级燃烧后,部分空气从燃尽风口送入后,使主燃烧器区域的空气减少,出现主燃烧器区域燃烧延迟并带来飞灰可燃物偏高;2、为使一次风/煤粉混合气流产生有效的浓淡分离,燃烧器一次风道内部结构比较复杂,致使一次风通道系统阻力大,通道内部件磨损严重,电厂的运行维护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主燃烧区域燃烧延迟及其带来的飞灰可燃物偏高、一次风通道磨损严重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提前主燃烧区域煤粉燃烧并降低飞灰中的可燃物、降低一次风通道中的磨损的旋流煤粉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次风通道,设置在所述一次风通道外壁的内二次风通道,设置在所述内二次风通道外壁包含有旋流器的外二次风通道,设置在所述一次风通道末端的导流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次风通道的尾部按中心轴设置有中空的煤粉分离器,在所述煤粉分离器的尾部内壁上均匀分布4-12片旋流叶片,每片所述旋流叶片的旋转角度在5-45°。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次风通道,设置在所述一次风通道外壁的内二次风通道,设置在所述内二次风通道外壁包含有旋流器的外二次风通道,设置在所述一次风通道末端的导流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次风通道的尾部按中心轴设置有中空的煤粉分离器,在所述煤粉分离器的尾部外壁上均匀分布4-12旋流叶片,每片所述旋流叶片的旋转角度在5-45°。
作为优选,在所述一次风通道中位于所述煤粉分离器的前端远离所述导流筒的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均流器。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二次风通道中的调风器),所述调风器将所述外二次风通道分为外二次风通道Ⅰ和外二次风通道Ⅱ。
作为优选,所述旋流叶片为6片,每片所述旋流叶片的旋转角度是10°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等特点:
首先,由于在一次风通道的中心尾部设置有煤粉分离器和设置在煤粉分离器内壁上的旋流叶片,这样可使通过中心部位的一次风经过旋流叶片后产生一定的旋转,再加上在一次风和直流二次风和旋流二次风之间均设置有导流筒,控制燃烧空气和煤粉的混合,同时,配合内二次风通道和外二次风通道内的旋流,实现助燃空气和煤粉火焰的分阶段逐步混合,能有效提前主燃烧区域煤粉燃烧并降低飞灰中的可燃物含量和降低一次风通道内的磨损。
其次,由于在一次风通道的中心尾部设置有煤粉分离器和设置在煤粉分离器外壁上的旋流叶片,这样可使通过煤粉分离器外的一次风经过旋流叶片后产生一定的旋转,再加上在一次风和直流二次风和旋流二次风之间均设置有导流筒,控制燃烧空气和煤粉的混合,同时,配合内二次风通道和外二次风通道内的旋流,实现助燃空气和煤粉火焰的分阶段逐步混合,有效强化主燃烧区域煤粉燃烧并降低飞灰中的可燃物含量和降低一次风通道内的磨损。
第三,在一次风通道内设置煤粉分离器和在煤粉分离器内壁上设置旋流叶片的基础上,再在一次风通道内煤粉分离器前端设置均流器,可以将一次风通过均流器分为浓淡两股,并使中心部位的一次风经过旋流器后产生一定的旋转。同时在一次风和直流二次风和旋流二次风之间均设置有导流筒,控制燃烧空气和煤粉的混合,配合内外二次风通道,得以实现助燃空气和煤粉火焰的分阶段逐步混合,有效实现主燃烧区域燃烧强化并降低飞灰中的可燃物含量和减轻一次风通道中的磨损。
第四,由于将外二次风通道分为两层,外二次风通道I内的风使煤粉尽早与火焰混合,在此之后外二次风通道II内的风再跟煤粉火焰混合,实现助燃空气和煤粉火焰的分阶段逐步混合。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正春,未经林正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56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