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路板的定位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4085.7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5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珑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8 | 分类号: | B23K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秋越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板 定位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定位构造,用以固定线路板。
背景技术
为配合手持行动装置的轻、薄设计,其内载的线路板大小及厚度将受到局限,使在与电子零组件的加工接合产生一定的困难,而导致良率无法提升。线路板与电子零组件的电性接合是通过锡炉完成,为加速生产,线路板被预先固定在一载板上,再配合自动化输送作业通过高温的锡炉印刷锡膏,在移动的过程中,若线路板的固定不佳使位置发生偏移,势必影响到锡膏刷印的可靠度。为此,传统定位线路板的方法是通过胶带将线路板粘固在载板上,由于固定的效果不佳,易受外力或加工时震动的干扰。
后有中国台湾M339880号专利提出一较佳改善方案,通过在载板的一侧以定位栓固定线路板,其相对侧则设计一具有弹性的固定结构,以拉持的方式将线路板定位在载板上;其虽然较前述的先前技术具有更好的定位效果,但是,该线路板必须配合定位栓的位置穿孔,不但增加工序,而且对位要准确也造成实施的难度,特别是线路板还要预留孔位占据的面积,对已是小尺寸的线路板而言更是无谓的负担;再者,当载板通过锡炉时,以拉力定位易使线路板在高温的环境下产生变形,其同样会影响到锡膏刷印的准确性,导致与电子零组件的接合产生错误,令终端产品的良率降低,而显然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颖的线路板定位构造,通过一安装有多个弹性夹具的载板,以夹持的方式定位线路板在该载板上,使运送该线路板到加工制程中不易受到外力的影响或干扰而移位;特别是在经过锡炉刷印锡膏时,不会因为定位的设计而使线路板在高温的环境下产生变形,以确实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路板的定位构造,包括:
一载板,所述线路板置于载板的表面,且载板在该线路板的两相对侧处各设有至少一安装孔;
多个弹性夹具,分别被安装于每一安装孔中,所述弹性夹具有一本体部,该本体部面向该线路板的一端有一压抵部,在其产生弹性作用时,该压抵部抵住线路板的侧缘,形成类似夹持的作用,而令线路板获得定位。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体部的另一端组配有一提供弹性夹具产生移动及夹持的弹性作用的弹簧。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本体部的另一端开设有一定位槽,定位槽用以容纳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则外露并抵于安装孔的孔壁。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本体部在异于压抵部位置的另两相对侧,自其顶面及底面各朝载板方向,以交错方式延设有多个滑块,滑块分别贴抵于载板的顶面及底面使本体部在载板上获得支撑。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孔配合滑块的位置更向载板方向扩延有避位孔。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本体部的顶面更设有一朝线路板方向延伸、且凸出于压抵部的压制板,在压抵部抵制线路板时,该压制板压抵在线路板的顶面。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载板在异于安装孔位置的其它侧,更设有多个朝上方凸起的挡板,该挡板在没有设置弹性夹具的其它载板位置固定线路板。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在载板的下方设有一顶销座,该顶销座上配合于每一个设有安装孔的位置处设一有顶销,顶销的端部具有一斜导面。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可产生有益的效果包括:
一、不必在线路板上钻孔而浪费线路板线路布局的使用面积,更可以因此而减化加工制程。
二、以类似夹持的方式定位线路板,在经过高温锡炉加工时不易使线路板产生变形。
三、线路板定位的效果稳定,不易受外力的影响和干扰,可以帮助加工作业的良率提升。
四、线路板定位的作业方式易于配合自动化,使效率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构造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完成定位线路板的构造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夹具完成线路板的定位的侧视剖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夹具解除线路板的定位的侧视剖面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通过一顶销座帮助自动解除弹性夹具夹持线路板的动作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线路板1;
载板2;
安装孔20;
避位孔200;
弹性夹具3 ;
本体部30;
一端300;
另一端301;
压抵部31;
弹簧32;
一端320;
另一端321;
定位槽33;
滑块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珑精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珑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40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轧带钢中间坯切割装置
- 下一篇:白车身顶盖激光钎焊工艺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