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头插座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2607.X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2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黄飞;戴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44;H01R13/717;H01R24/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头 插座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接插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头插座组件。
背景技术
插头插座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气设备,大多数家电都需要通过插头与插座之间的配合来实现家电的通电工作。但是,目前的插头插座结构简单,没有防松结构,插头容易滑落,存在安全隐患。如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805061U,授权公告日是2011年4月20日,实用新型名称是一种插座与插头,包括有插座主体和插头主体,其特点是所述的插座主体上布置若干个四棱台状凹槽,凹槽的底部紧贴两对称短边对称的布置两个插孔;所述的插头主体凸出一个与凹槽对应的四棱台,四棱台的底部紧贴两对称短边对称的布置两个极片。上述产品能够达到插头插座的基本功能,但是它缺少防松结构,插头容易松脱,会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插头插座缺少防松结构、插头容易松脱、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一种设有防松防触电结构的插头插座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插头插座组件,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的插头前端为一圆柱形凸块,凸块外壁设有外螺纹,凸块前端固定有插脚;所述的插座包括底座与转芯,底座前端有一沉孔,转芯可转动地设于沉孔内,沉孔内壁设有可与插头上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转芯前端设有可与插头插脚配合的插孔,转芯与底座之间设有一连通电路的滑环,滑环朝转芯一端与插孔内金属触片连接,另一端与外电路连接。滑环在这里负责为旋转体的电流连通,使得转芯跟着插头旋转的同时,插孔内的金属触片能与外电路一直保持导通;所述凸块前端的插脚与转芯上的插孔配合,使得插头与插座之间连通,完成插头与插座的基本通电功能;再通过在凸块外壁设置外螺纹,沉孔内壁设置内螺纹,利用螺纹配合,使得插头与插座之间固定,达到插头不易滑脱的目的。并且,插孔藏于沉孔内,不易被触碰到,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插脚长度大于底座表面到转芯表面的沉孔深度。这样的设计,使得必须插脚一端先插入插孔内定位,再进行螺纹配合,解决了先螺纹配合,插脚与插孔就不易对准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的插座外表面上设有LED灯。便于人们寻找确定插座位置。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增加防松结构,不会滑脱;(2)设有防触电结构,增加安全性;(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底座;2:转芯;3:插孔;4:LED灯;5:沉孔;6:内螺纹;7:插脚;8:凸块;9:插头;10:外螺纹;11:插座;12:滑环;L1:底座表面到转芯表面的沉孔深度;L2:插脚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插头插座组件,参见图1,包括插头9和插座11,所述的插头9前端为一圆柱形凸块8,凸块8外壁设有外螺纹10,凸块8前端固定有插脚7;所述的插座11包括底座1与转芯2,底座1前端有一沉孔5,转芯2可转动地设于沉孔5内,沉孔5内壁设有可与插头9上的外螺纹10配合的内螺纹6;转芯2前端设有可与插头9插脚7配合的插孔3,转芯2与底座1之间设有一连通电路的滑环12,滑环12的旋转中心轴与转芯2的旋转中心轴重合,滑环12朝转芯2一端与插孔3内的金属触片连接,另一端与外电路连接。滑环12在这里负责为旋转体的电流连通,使得转芯2跟着插头9旋转的同时,插孔3内的金属触片能与外电路一直保持导通。所述凸块8前端的插脚7与转芯2上的插孔3配合,使得插头9与插座11之间连通,完成插头9与插座11的基本通电功能;再通过在凸块8外壁设置外螺纹10,沉孔5内壁设置内螺纹6,利用螺纹配合,使得插头9与插座11之间固定,达到插头不易滑脱的目的。并且,插孔3藏于沉孔5内,不易被触碰到,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所述的插脚长度L2大于底座表面到转芯表面的沉孔深度L1,这样的设计,使得必须插脚7一端先插入插孔3内定位,再进行螺纹配合,解决了先螺纹配合,插脚7与插孔3就不易对准的问题。所述的插座11外表面上设有LED灯4,便于人们寻找确定插座11位置。
使用时,只需先确定插座11位置,将插头9的插脚7一端先插入插孔3内定位,再对准凸块8外壁的外螺纹10与沉孔5内壁的内螺纹6,旋紧固定即可。由于转芯2是可转动地设置在沉孔5内,旋紧过程中,转芯2也会跟着插头9旋转,且插脚7会慢慢插入插孔3内。由于在转芯2与底座1之间设置了滑环12,使得转芯2跟着插头9旋转过程中,转芯2插孔3内的金属触片仍能与外电路一直保持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26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细纱胶辊清洗机
- 下一篇:食用菌栽培筐自动感应清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