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2078.3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9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倩丽;顾光新;付柯存;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意华通讯接插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16 | 分类号: | H01R13/516;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以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小型可插拔式(SFP)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阅2007年5月2日公告的中国发明专利ZL 03808431.7,该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电连接器、位于电连接器外围的遮蔽壳体及位于遮蔽壳体上的散热器。但是,所述散热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及材料成本较高;另外,所述散热器是通过一个额外设置的夹子被固定到遮蔽壳体的顶壁上,其零件数量较多,装配效率差。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以克服以上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散热结构简单的电连接器组件。
为解决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电连接器及安装于电连接器外部的金属遮蔽壳体,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位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金属遮蔽壳体包括若干外壁及由所述外壁形成且用以收容插头模组的收容空间,所述电连接器位于该收容空间的末端且用以与所述插头模组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与金属遮蔽壳体的外壁一体设置或分开设置并且组装于所述至少一个外壁上的金属散热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若干外壁包括顶壁及自所述顶壁的两侧向下弯折形成的两个侧壁,所述顶壁设有贯穿的且与收容空间连通的开口,所述金属散热件包括覆盖该开口的主体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主体部设有凸伸入所述收容空间的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用以与所述插头模组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外表面设有一层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第一导热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散热件包括延伸出所述第一凸出部的两端的两个抵压部,所述抵压部抵压于所述顶壁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散热件包括自所述主体部弯折的两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扣持于相应的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若干外壁包括扣持于所述两个侧壁底部的底壁,所述底壁设有凸伸入所述收容空间的用以与所述插头模组接触的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外表面设有一层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第二导热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若干外壁包括顶壁及自所述顶壁的两侧向下弯折形成的两个侧壁,所述顶壁设有向下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包括凹口及凸伸入所述收容空间且用以与所述插头模组接触的第三凸起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凹陷部是从所述顶壁冲压形成的,所述凹口内安装有一层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第三导热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顶壁设有围绕在所述凹陷部外围的缝隙,所述缝隙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金属散热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及材料成本低;另外,通过将所述金属散热件一体设置或分开设置并固定在金属遮蔽壳体上,降低了装配难度,有利于量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连接器组件于第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于第二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于第三角度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于第四角度的立体图。
图5是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连接器组件于第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于第二角度的立体图。
图8是图6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于第三角度的立体图。
图9是图6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于第四角度的立体图。
图10是图6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于第五角度的立体图。
图11是图6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于第六角度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SFP电连接器组件100,其包括电连接器1、安装于电连接器1外部的金属遮蔽壳体2、及与所述金属遮蔽壳体2分开设置并且组装于所述金属遮蔽壳体2上的金属散热件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意华通讯接插件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意华通讯接插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20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选择性开启功能的人脸识别设备
- 下一篇:点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