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桁梁连续千斤顶无导梁斜交跨越既有线拖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0331.1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9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英;滕树元;吕秀华;魏峰;张坤;张旭东;李建新;王浪峰;殷李进;董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覃莉 |
地址: | 06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桁梁 连续 千斤顶 无导梁斜交 跨越 既有 拖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桁梁大跨度分离式路基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桁梁连续千斤顶无导梁斜交跨越有线拖拉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钢桁梁拖拉施工在上跨既有线施工中频繁出现。解决既有线钢桁梁拖拉施工时对既有线的安全影响及既有营业线地形特殊对钢桁梁施工成为施工的重点。以往的钢桁梁拖拉只适用于比较简单拖拉施工,对地形要求苛刻,适用范围小。以往钢桁梁拖拉施工,需要在钢桁前端增加前导梁,往往采用辊轴式滑动,经常会出现辊轴卡壳问题使钢桁梁出现长时间无法拖拉情况,以往拖拉形式主要为千斤顶小距离分次拖拉,拖拉时间过长,对既有线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施工复杂,且施工周期长。本实用新型拖拉系统,在既有线施工中适应各种地形,拖拉时间短,施工简单,且不易出现滑动卡壳现象,对既有线安全有保证,且施工艺简单,又减少了施工作业内容,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满足现有钢桁梁大跨度分离式路基施工的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现有既有线钢桁梁拖拉施工装置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钢桁梁连续千斤顶无导梁斜交跨越既有线拖拉系统,包括拖拉平台和钢桁梁,所述拖拉平台包括两个独立平台和一个组合平台,所述组合平台上设有反力座,反力座上设有连续千斤顶,所述钢桁梁上设有后锚点,所述连续千斤顶和后锚点通过钢绞线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独立平台和所述组合平台均包括滑道梁、临时钢支墩和混凝土基础。
进一步的,所述钢桁梁与后锚点间设有锚栓孔,所述后锚点与钢绞线间设有钢绞线夹套;所述钢桁梁和拖拉平台间设有钢滑块,所述钢桁梁下方的钢滑块下方设有四氟乙烯板,拖拉平台上设有不锈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了钢桁梁的拖拉时间,保证了既有线安全,节约了施工工期,减少了施工成本,使复杂的施工工序简单化。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钢桁梁连续千斤顶无导梁斜交跨越既有线拖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钢桁梁连续千斤顶无导梁斜交跨越既有线拖拉系统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钢桁梁连续千斤顶无导梁斜交跨越既有线拖拉系统的反力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拖拉平台;11、独立平台;12、组合平台;2、后锚点;3、反力座;4、钢绞线;5、连续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钢桁梁连续千斤顶无导梁斜交跨越既有线拖拉系统,包括拖拉平台1和钢桁梁,所述拖拉平台1包括两个独立平台11和一个组合平台12,所述组合平台12上设有反力座3,反力座3上设有连续千斤顶5,所述钢桁梁上设有后锚点2,所述连续千斤顶5和后锚点2通过钢绞线4相连接。所述独立平台11和组合平台12均包括滑道梁、临时钢支墩和混凝土基础。所述钢桁梁与后锚点2间设有锚栓孔,所述后锚点2与钢绞线4间设有钢绞线夹套;所述钢桁梁和拖拉平台1间设有钢滑块,所述钢桁梁下方设有四氟乙烯板,拖拉平台1上设有不锈钢板。
具体使用时,采用连续型千斤顶在拖拉平台上进行钢桁梁连续拖拉作业,在既有线线间设置临时支墩达到不安装前导梁的目的;通过钢滑块下加四氟乙烯板和不锈钢钢板的形式减少摩擦力;通过合理的设置异位反对称的线间临时支墩,达到在斜交跨越时因空间限位而必须安装前导梁的作用;线间滑道设千斤顶克服钢桁梁本身挠度影响,并方便安装钢滑块和四氟乙烯板;通过在滑道梁上设置反力座固定千斤顶进行拖拉限位,并利用楔形块达到拖拉过程中纠偏的效果。
安装和使用的流程如下:首先拼装滑道平台,其后在滑道平台上安装滑块,滑块安装完毕后在滑块上拼装钢桁梁;在滑道梁的反力座上安装拖拉千斤顶,并且通过钢绞线将拖拉千斤顶与后锚点相连接,同时后锚点与钢桁梁后横梁相连。安装完毕后,启动连续千斤顶进行拖拉,由拼装平台拖拉滑动至线间平台(过程中纠偏),其后由线间平台至既有线另一侧平台(过程中纠偏),至此完成连续拖拉作业。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03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漏电保护功能的按摩水池控制器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瓦斯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