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救生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9377.1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8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湘;王胜初;卢建伟;蒋莹;龙文彬;蒋尊涛;王利辉;伍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煤矿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 |
地址: | 41001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救生设备领域,特指一种救生舱。
背景技术
救生舱是一种具有抗压、隔热功能以及与外界环境隔离并能提供基本生存条件的紧急避险设备。当矿井发生事故时,矿工在无法逃出矿井的情况下可快速进入救生舱避险或等待救援。国内现有的救生舱一般存在以下缺陷:1、救生舱舱体为一个焊接而成的整体,体积庞大,难以在井下进行组装、拆卸,不便于作长距离转移;2、空调系统降温效果不理想,且耗电量大;3、从舱体内向外丢弃废弃物普遍采用单开门的形式,在丢弃废弃物时,打开单开门会使舱内空间与外界环境发生较长时间的接触,有毒有害气体容易大量进入救生舱,大大降低救生舱的安全性;4、风机全靠电源提供能量,当电源能量耗尽时,风机无法运转,导致空调失效,故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在井下进行组装、拆卸,同时便于作长距离转移的救生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救生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内设有空调系统,所述舱体包括两个以上依次相连的舱节,相邻两所述舱节之间为可拆卸式装配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相邻两所述舱节通过设置于舱节端部的法兰密封对接,并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舱体的底部装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包括支架以及安装于支架上的滚轮,所述支架的顶部通过固定轴与一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与舱体装配连接。
所述舱体底部开设有连通舱体内外的安装孔,所述支架位于安装孔内,所述连接件位于舱体内。
所述固定轴与连接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与舱体通过螺栓装配连接。
所述空调系统中设有高效换热器。
所述舱体内设有废弃物处理器,所述废弃物处理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开设有连通舱体内外的排出通道,所述排出通道的进口端设有密封门组件,所述排出通道中设有通断组件并通过通断组件将排出通道分隔成两个独立的腔体。
所述通断组件包括挡板,所述挡板铰接于排出通道内,所述挡板与一可控制其转动的启闭机构相连,所述启闭机构位于箱体外侧。
所述空调系统中的风机组通过离合器与一人工驱动装置相连。
所述人工驱动装置包括相连的链轮机构和脚踏机构,所述链轮机构与所述离合器的一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救生舱舱体采用分体式结构,由多个舱节装配连接而成,便于在井下进行安装、拆卸,当需要对救生舱作长距离转移时,可将救生舱的各舱节拆散,分开运输,使运输更加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救生舱舱体底部装设有可拆卸的万向轮,当需要移动救生舱时,可先用起重机构把舱体抬升一定高度,装上万向轮,利用万向轮便可在矿井内轨道上移动;当不需要移动救生舱时,可将万向轮拆卸下来,从而不影响救生舱的整体高度,且便于将救生舱固定于地面上。
3、本实用新型的救生舱中的空调系统内设有高效换热器,可全面迅速地降低舱体内温度,提高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救生舱中的废弃物处理器为双重密封结构,当需要丢弃废弃物时,可先关闭通断组件,打开密封门组件将废弃物放入排出通道内,然后再关闭密封门组件,打开通断组件即可将废弃物排出至救生舱外部。整个过程中避免了救生舱内部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使外界有毒有害气体不会进入救生舱内,保证了避难人员的安全。
5、本实用新型的救生舱中设有人工驱动装置与风机相连,在风机电源耗尽的情况下,可利用人力驱动风机运转,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工作,提高舱体内人员的生存保障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万向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废弃物处理器的密封组件打开、通断组件关闭时的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废弃物处理器的密封组件关闭、通断组件打开时的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人工驱动装置与风机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人工驱动装置与风机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煤矿安全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煤矿安全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93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轮机三胞胎动叶片
- 下一篇:一种单体钢绞线锚索及其孔口让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