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室互换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8921.0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4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清阳;李泽清;余国英;余名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恒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换 蓄热 有机 废气 焚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机废气环保处理的设备领域,是指一种有机废气经高温分解处理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三室互换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高浓度的有机废气,主要采取冷凝法浓缩回收、催化燃烧、燃烧法、两室式蓄热焚烧法等方法进行处理。
(1)冷凝法浓缩回收
本法是把废气直接导入冷凝器冷凝,冷凝液经分离可回收有价值的有机物。采用冷凝法要求废气中有机物浓度高,对于低浓度有机废气或成分比较复杂的,回收没有利用价值的有机废气此法不适用。
(2)催化燃烧法
本法是把废气加热到200~300℃经过催化床催化燃烧转化成无害无臭的二氧化碳和水,达到净化目的。本法的特点:起燃温度低,节约能源;净化率高,无二次污染;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好;装置体积小,占地面积少;设备的维修与折旧费较低。该法适用于高温、中高浓度的有机废气治理,国内外已有广泛使用的经验,效果良好。该法是治理有机废气的有效方法之一。
(3)燃烧法
燃烧法是利用燃气或燃油等辅助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将混合气体加热到一定温度(700~800℃),驻留一定的时间(0.3~0.5秒),使可燃的有害物质进行高温分解变为无害物质。本法适用高浓度废气治理;缺点是能耗大,运行成本比催化燃烧法高10倍以上,运行技术要求高,不易控制与掌握。
(4)两室式蓄热焚烧法
两室式蓄热焚烧法的缺点是两室式蓄热焚烧法在每次阀门切换过程中,均有一小部分残留在管路中还没有进入焚烧炉进行高温分解治理的有机废气会随阀门功能变化直接被排放出去,治理的效率达到95%。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三室互换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装置,具有热能回收利用,对有机废气的治理效率能到达100%的优点,并且能治理较高浓度的有机废气。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三室互换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装置,包括一支撑架和一位于所述支撑架上的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一加热单元、两感温器、一超温控制阀、三蓄热层,及三个分别对应设于三蓄热层下方的通气口;所述加热单元、两感温器分别穿设于炉体顶部,且两感温器分别位于加热单元的左右两侧;三所述蓄热层分别间隔设于炉体内下部;所述支撑架内部设有三分别对应设于三通气口下方的通气单元、一高压气管、一进气总管和一排气总管;每所述通气单元包括一与相应的通气口连通的气流通道、一进气管和一排气管;所述进气管、排气管分别与气流通道连通,且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上分别设有一自动切换阀;各所述进气管均与进气总管连通,各所述排气管均与排气总管连通,各所述气流通道均与高压气管连通,且每所述气流通道上对应于高压气管处均设有一密封阀。
较佳地,所述炉体内壁铺设有一保温层。
较佳地,所述炉体侧壁上设有一可视窗口。
较佳地,所述炉体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保养门。
较佳地,所述保养门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保养门分别位于所述可视窗口的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热能回收利用,运行成本较低,对有机废气的治理效率能到达100%的优点,并且能治理较高浓度的有机废气。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室互换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室互换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三室互换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切换阀和密封阀工况一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切换阀和密封阀工况一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切换阀和密封阀工况二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切换阀和密封阀工况二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切换阀和密封阀工况三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切换阀和密封阀工况三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恒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恒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8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自动开关流出热水的锅圈
- 下一篇:锯齿形燃气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