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环与铜带的粘结力测试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8647.7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0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黄献中;高雄;张养会;单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结 测试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环与铜带的粘结力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现代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对大型高性能诊断及治疗设备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特别是引入计算机技术后使高档医疗设备又上新台阶。放射诊断及治疗设备正朝着放射剂量小和成像分析数字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这些医疗设备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放射量尽可能小,以尽量减少患者及医护人员受辐射的危害。
核磁共振成像是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的安全、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方法。随着超导、低温、磁体、射频及计算机图像处理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核磁共振成像已成为当今医学领域最先进的诊断设备之一。由于超导磁体要求在超低温环境中使用(-267.8℃),对连接部件在该温下的强度、刚度、抗冲击性及其稳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传统金属材料部件已不能满足要求。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抗冲击、耐低温等特性,从而成为核磁共振成像设备连接部件的不二选择。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产核磁共振成像设备迅速发展,而作为核心部件之一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悬挂环却依赖进口。医疗器械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悬挂环作为主承力件,是核磁成像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在成品碳环的使用过程中会在碳环上设置铜带做连接或其他的作用,目前,铜带与碳环通过注胶连接,连接后两者之间的需要进行粘结力测试,目前一般通过手动进行测试,通过人为的干涉势必会影响测试的精度,同时也降低了测试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环与铜带的粘结力测试工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环与铜带的粘结力测试工装,包括底座、连接在所述的底座上部的勾部,所述的勾部上具有一个缺口部,碳环设置在所述的勾部内,铜带从所述的缺口部中引出。
优选地,所述的底座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的勾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的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通过紧固件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二连接孔开设在所述的勾部位于缺口部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的底座为圆柱体,并且在所述的圆柱体的周面上开设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的底座上具有一个第一连接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上具有一个凹部,所述的凹部两侧的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的勾部具有一个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二连接部能够伸入至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内,并且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的第三连接孔相对应的第四连接孔,所述的第三连接孔、第四连接孔通过紧固件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三连接孔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的第三连接孔的中心线不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的底座、勾部为45号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专用的测试工装将碳环和铜带固定以方便测试,夹具本身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能够有效提高碳环和铜带的测试精度,避免人为操作带来的影响。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一中勾部的主视图;
附图2为实施例一中勾部的左视图;
附图3为实施例一中底座的主视图;
附图4为实施例一中底座的左视图;
附图5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7为实施例二中勾部的主视图;
附图8为实施例二中勾部的左视图;
附图9为实施例二中底座的主视图;
附图10为附图9中A-A剖视图;
附图11为实施例二中底座的左视图;
附图1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附图1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86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肛肠排气管
- 下一篇:一种肿瘤内科用呕吐物盛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