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节能锅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44275.0 | 申请日: | 2012-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5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永辉 |
| 主分类号: | F24H1/24 | 分类号: | F24H1/24;F24H9/18;F24H9/00;F23J13/00 |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2 | 代理人: | 姜绍华;李伯勤 |
| 地址: | 8332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节能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尤其是一种环保节能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跟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一般的锅炉的外侧都设有水套层,在锅炉内还设有换热管,来进行热交换,但是这种锅炉的热效率比较低,污染也比较严重,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使用的土锅炉,热效率更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效率高的锅炉,也可以作为民用锅炉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炉体(16)、炉体水套(15)、炉箅(25)、炉膛、炉板(12)、出烟口(11)、烟道(1),其特点是:炉膛内侧的炉体水套(15)设有至少两层向内凸起的环状夹层水套(22)将炉膛分隔成燃料室(24)和燃烧室(18),并且所述的环状夹层水套(22)之间的炉体(16)上设有二次供氧通风孔(19),环状夹层水套(22)中心的孔中设有净化器(17),该净化器(17)由若干片与环状夹层水套(22)中心的孔的形状一致的片体(36)相叠构成,相邻的片体(36)间有间距,片体(36)上设有密布的通火孔洞(37)。
作为改进,上述的炉板(12)最好为呈环状的夹层水套,环状夹层水套中心的孔上设有活动盖板(13),同时,炉板(12)周围的炉体水套(15)高出炉板(12),使炉体水套(15)上部形成一凹入的炉口(14),并且该凹入的炉口(14)设有与烟道(1)相通的上出烟口(9),在出烟口(11)和上出烟口(9)二者中至少在上出烟口(9)中设有上出烟口翻板(8)。
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烟道(1)内最好设有烟道横隔板(3),在烟道横隔板(3)和烟道(1)底部之间设有至少两道烟道立板(2),相邻的烟道立板彼此上下交错分布,形成回形出烟通道,并且至少所述的烟道立板(2)为夹层水套。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在上述的炉膛内壁的周围最好设有若干联通炉体水套(15)的弓形换热器(23)。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的燃料室(24)的底端设有闭风板(27),在闭风板(27)内设有闭风板翻板(28),在闭风板(27)的侧壁还设有鼓风机口(26)。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的闭风板(27)的下端设有接灰抽屉(29),在烟道水套(7)上还设有烟道清灰口(32)。
作为又再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的烟道水套(7)内设有L形导热真空管(41),在L形导热真空管(41)中设有热超导液。
作为又再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的烟囱(5)侧面的烟道水套(7)内设有热水器(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烟道内设有烟道横隔板,在烟道横隔板和烟道底部之间设有烟道立板,相邻的烟道立板彼此上下交错分布,形成回形出烟通道,在燃料室的周围设有若干联通炉体水套的弓形换热器,在燃料室的上方设有净化器,在烟道水套内设有L形导热真空管,在L形导热真空管的底端设有热超导液,不但大大提高了锅炉的换热效果,而且可以清除烟火中的粉尘,更加节能和环保,还可以作为民用节能锅炉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沿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净化器及净化器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为烟道,2为烟道立板,3为烟道横隔板,4为热水器,5为烟囱,6为水箱,7为烟道水套,8为上出烟口翻板,9为上出烟口,10为下出烟口翻板,11为下出烟口,12为上炉板,13为活动盖板,14为灶口,15为炉体水套,16为炉体,17为净化器,18为燃烧室,19为二次供氧通风孔,20为固定片,21为炉门,22为环状夹层水套,23为换热器,24为燃料室,25为炉箅,26为鼓风机口,27为闭风板,28为闭风板翻板,29为接灰抽屉,30为联通管,31为排烟口,32为烟道清灰口,33为热水出口,34为螺栓,35为隔套,36为净化器片,37为通火孔洞,38为换热孔,39为净化器套,40为净化器通风孔,41为L型导热真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永辉,未经赵永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42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压匣钵
- 下一篇:一种当归红景天柔肤水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