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保温装饰一体板扣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3899.0 | 申请日: | 2012-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8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献;李保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德嘉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21 | 分类号: | E04F13/21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保温 装饰 一体 扣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板的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保温装饰一体板扣件。
背景技术
建筑物的外墙墙面上通常贴设有保温装饰板,一方面可进行保温,另一方面,也可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美观的要求。一般常采用安装方式简单,单块的墙壁保温装饰板通过苯板钉将其固定在外墙的砌块上,或使用其他的固定钉相应的和外墙固定。相邻墙壁保温装饰板之间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相邻墙壁保温装饰板放在前一块墙壁保温装饰板的槽上。由于墙壁保温装饰板间的接触面不能使用固定钉,只能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但这种固定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越来越不牢靠。为使保温装饰板更稳固地固定在外墙上,在相邻的保温装饰板之间进一步设有一支撑件,该支撑件呈杆状,其一端固定在外墙内,另一端突伸出外墙墙面,并与相邻的保温装饰板的边缘接触。由于上述支撑件呈杆状,因此其与保温装饰板的接触面积较小,支撑的力量有限;另一方面,支撑件位于相邻保温装饰板之间的部分较难掩饰,从而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上述保温装饰板直接挂设于穿钉上,而通常保温装饰板的强度较小,因此,上述固定方式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保温装饰一体板扣件,本实用新型的扣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装后的保温装饰一体板结构牢靠,达到无缝连接,不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保温装饰一体板扣件,它包括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在固定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的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前固定装置和后固定装置,其中支撑板、固定板、前固定装置和后固定装置为一体结构。
本发明的前固定装置和后固定装置为三角形、梯形或圆弧形。
本发明的前固定装置的个数为1~5个。
本发明的后固定装置的个数为1~5个。
本发明的安装孔的个数为1~3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装后的保温装饰一体板结构牢靠,达到无缝连接,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新型保温装饰一体板扣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一种新型保温装饰一体板扣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一种新型保温装饰一体板扣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保温装饰一体板扣件,它包括支撑板1,所述的支撑板1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4,在固定板4上设置有一个安装孔5,所述的支撑板1的上端设置有前固定装置2和后固定装置3,其中前固定装置2和后固定装置3的形状为梯形,前固定装置2个数为2个,后固定装置3个数为2个。支撑板1、固定板4、前固定装置2和后固定装置3为一体结构。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保温装饰一体板扣件的安装顺序为:先在墙体8上涂上砂浆7,将保温装饰一体板6固定到墙体上,然后安装本实用性的一种新型保温装饰一体板扣件,使后固定装置3和保温装饰一体板的卡槽相吻合,将本实用新型的扣件固定到墙体上,最后将另一块保温装饰一体板固定到墙体上,使前固定装置2卡到保温装饰一体板的卡槽内,完成保温装饰一体板的安装。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结构相似,其不同点在于:安装孔5的个数为2个,前固定装置2和后固定装置3的形状为圆弧形,前固定装置2个数为3个,后固定装置3个数为3个。
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板1的高低可以根据不同保温装饰一体板的厚度调整。
最后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德嘉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德嘉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38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流量检测装置
- 下一篇:新型气体涡轮流量计机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