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2678.1 | 申请日: | 2012-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2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J2/02 | 分类号: | F24J2/02;F24J2/32;F24J2/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灶,属于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灶是人类利用清洁能源太阳能的经典实例,其装置原理是将直射的阳光经过其反光面反射后,聚集到反光面的焦点,产生高温,用来进行炊事活动。
太阳灶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被改进,专利号209920296925.x的中国专利申所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太阳灶,将传统太阳灶随时间靠手动调节改进为能够根据太阳的光线自动调整角度且能够实现转动的自锁的结构。
太阳灶的核心部件是位于反光面焦点的集热器,而对于集热器受热面长时间以来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进,因而现在的太阳灶一般只能提供150℃以下热源用以烧水、做饭等,且反光面的焦点的光强分布不均匀,导致集热器受热面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局部容易烧焦,损坏太阳灶。
专利申请号201020668803.1公开了一种利用热管来作为太阳灶的集热器的受热面,热管具有很高的传热效率,而且温度分布均一,但是在集热器的结构设计当中,只把换热腔体的底部作为热管传热的受热面,热管的利用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灶,该装置仍然采用热管作为太阳能光强的受热面,解决了传统受热面烧焦问题的基础上,更大地提高了太阳灶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灶,包括集热器1、支架2、灶面壳体3、转轴4、自动跟踪器5、底座6。灶面壳体3装在支架2底端,底座6顶端与支架2底端铰接,自动跟踪器5装在底座6上,集热器1装在支架2顶端。
所述集热器1包括传热流体出口1-1、换热腔体1-2、传热流体入口1-3。传热流体出口1-1和传热流体入口1-3分别装在换热腔体1-2顶端两侧。
所述换热腔体1-2由热管冷凝端1-4-1和热管蒸发端1-4-2构成,热管冷凝端1-2-1底端与热管蒸发端1-2-2顶端相连。
所述灶面壳体3表面带有反光面。
工作时,太阳光通过带有反光面的灶面壳体3汇聚在用热管蒸发端1-4-2制成的集热器1底部,而被热管冷凝端1-4-1紧紧包围的是一个具有传热流体的换热腔体1-2,流体从传热流体入口1-3进入换热腔体1-2,经换热后高温从传热流体出口1-1流出,进行使用。
带反光面的灶面壳体3的转动由转轴4和自动跟踪器5控制,自动控制器通过蜗杆和减速机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使带反光面的灶面壳体3转动,根据太阳的光照角度,高效利用太阳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太阳能灶集热器部分装置的改进,由原来采用一块热管元件改为采用多块热管元件作为受热面,增大了受热面积,相比之前的单热管结构,能更为高效地利用太阳能,且将传热流体的出入口改进,考虑到传热流体由液态变为气态时装置仍热可以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集热器,1-1:传热流体出口,1-2:换热腔体,1-3:传热流体入口,1-4-1:热管冷凝端,1-4-2:热管蒸发端,2:支架,3:灶面壳体,4:转轴,5:自动跟踪器,6: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限于所述范围。
实施例1:如图所示,一种太阳能灶,包括集热器1、支架2、灶面壳体3、转轴4、自动跟踪器5、底座6。灶面壳体3装在支架2底端,底座6顶端与支架2底端铰接,自动跟踪器5装在底座6上,集热器1装在支架2顶端。集热器1包括传热流体出口1-1、换热腔体1-2、传热流体入口1-3。传热流体出口1-1和传热流体入口1-3分别装在换热腔体1-2顶端两侧。换热腔体1-2由热管冷凝端1-4-1和热管蒸发端1-4-2构成,热管冷凝端1-2-1底端与热管蒸发端1-2-2顶端相连。灶面壳体3表面带有反光面。
实施例2:如图所示,一种太阳能灶,包括集热器1、支架2、灶面壳体3、转轴4、自动跟踪器5、底座6。灶面壳体3装在支架2底端,底座6顶端与支架2底端铰接,自动跟踪器5装在底座6上,集热器1装在支架2顶端。集热器1包括传热流体出口1-1、换热腔体1-2、传热流体入口1-3。传热流体出口1-1和传热流体入口1-3分别装在换热腔体1-2顶端两侧。换热腔体1-2由热管冷凝端1-4-1和热管蒸发端1-4-2构成,热管冷凝端1-2-1底端与热管蒸发端1-2-2顶端相连。
实施例3:如图所示,一种太阳能灶,包括集热器1、支架2、灶面壳体3、转轴4、自动跟踪器5、底座6。灶面壳体3装在支架2底端,底座6顶端与支架2底端铰接,自动跟踪器5装在底座6上,集热器1装在支架2顶端。灶面壳体3表面带有反光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26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焦焦点偏移扩散式太阳跟踪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加压功能的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