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流保护限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2005.6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0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刚;李宣南;毛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方报警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5009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保护 限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探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流保护限制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环境布线往往占工程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比例,在成本与安全性考虑下两线制探测器应运而生。
在现有技术中,两线气体探测器采用电流值充当气体浓度信号,如果电流突然增加会导致外部气体控制器读取到错误的报警信息,产生误报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流保护限制装置,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流保护限制装置,其包括:宽温恒流电流源和电流控制器,其中
宽温恒流电流源包括三端可调电流源、温度补偿二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电连接在三端可调电流源的第二端和第三端之间,温度补偿二极管的正极与三端可调电流源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电阻电连接在温度补偿二极管的负极与三端可调电流源的第三端之间;
电流控制器包括PNP型三极管、NPN型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第三电阻电连接在三端可调电流源的第一端和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之间,第四电阻电连接在三端可调电流源的第一端和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之间,第五电阻电连接在PNP型三极管的基极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第六电阻的一端与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向电源变换模块提供电压,第七电阻电连接在NPN型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在上述实施例中,探测器包含电流保护限制装置后,电流会被限制到预设的电流值,从而杜绝了误报;而且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探测器内部损坏,也导致电流被限制在3.5mA以下,此时与其连接的报警控制器也会发出故障报警,提示探测器出现故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数码管显示的两线制气体探测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电流保护限制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电源变换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数码管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数码管显示的两线制气体探测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数码管显示的两线制气体探测器包括:电流保护限制模块111、电源变换模块112、数码管控制模块12、电流信号控制模块13、MCU单元14、红外控制模块16和传感器模块15,其中
电流保护限制模块111电连接在外部电源与电源变换模块112之间,电流保护限制模块111与电源变换模块112构成电源模块11;
电流保护限制模块111与电流信号控制模块13电连接,为电流信号控制模块13提供工作电压;
MCU单元14分别与电流信号控制模块13、数码管控制模块12、红外控制模块16和传感器模块15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外部的电源供应通过电流保护限制模块111进入整机,通过电源变换模块112将外部电压转换为整机工作电压,提高电流负责能力。同时电流保护限制模块111也为电流信号控制模块13提供额外的外部电压。MCU单元14控制整机状态,包括控制电流信号控制模块13,控制数码管控制模块12,控制红外控制模块16,接收来自传感器模块15的信号。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电流保护限制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电流保护限制模块包括宽温恒流电流源M1和电流控制器M2,其中
宽温恒流电流源M1包括三端可调电流源U1、温度补偿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电连接在三端可调电流源U1的第二端和第三端之间,温度补偿二极管D1的正极与三端可调电流源U1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电阻R2电连接在温度补偿二极管D1的负极与三端可调电流源U1的第三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方报警设备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方报警设备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20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