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灯散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41651.0 | 申请日: | 2012-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5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依利高电器(中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散热器。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绿色光源,相对于白炽灯、荧光灯或高压钠灯等传统照明灯,LED可节约电能50~70%,节约线缆费用70%,国际上对LED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其中功率小于1W的LED已经在指示、显示与背光源等领域取得广泛应用,LED是个光电器件,理论寿命可达100,000小时,工作过程中约15%的电能转换成光能,其余电能几乎都转换成热能,对于应用于照明的功率为数瓦至数百瓦的大功率LED而言,若不加散热措施,LED芯片结温会急速上升,导致LED的发光率和寿命急剧降低,特别是当结温上升超过最大允许温度(一般为125℃)时,LED会因过热而失效,目前出现的用以解决大功率LED散热的技术方案主要有三种:一是采用热管以及实芯散热翅片进行散热;二是散热装置与灯壳连接成一体的散热结构,上述两种散热器的工作原理都是通过热管将LED芯片产生的热量导出,导出的热量再通过热管传递给实芯翅片,然后通过实芯翅片将热量耗散,实芯翅片即使采用紫铜材料,其导热系数也仅为398W/mK,比热管的导热系数低2个数量级,由于实芯翅片的导热系数远低于热管的导热系数,因而实芯翅片上的温度差较大,难以将LED芯片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液难以将热量快速耗散,因而上述两种散热器在自然对流状态下难以满足大功率LED的散热要求;三是增加风扇的强制对流散热装置进行散热,外加风扇的散热器不但增加了电能消耗还降低了系统可靠性,无法实现LED的节能和安全,长寿命目标,综上所述,目前所使用的LED散热技术方案均不同程度存在散热效果差、能耗较高、可靠性差等多种缺陷和不足,因而仍较大程度地限制了大功率LED灯的广泛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所述导热体中心部位开设有凹腔,所述凹腔用于散热,传热体与散热体呈“Y”字型并且沿着导热体侧面周向阵列排布的一种LED灯散热器,其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加工制作方便,能有效解决LED灯的散热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LED灯散热器,包括导热体,在所述导热体侧面周向上设置有传热体,在所述传热体外端设置有散热体,在所述导热体内开设有凹腔。
如上所述凹腔为中空的圆柱体形状。
如上所述凹腔由圆柱体形状凹腔和圆锥体形状凹腔组成。
在如上所述圆柱体形状凹腔外侧边沿设置有倒角。
如上所述传热体呈“I”型,所述散热体呈“V”字型,所述传热体与所述散热体形成“Y”型,并且沿着所述导热体外侧周向阵列开口向外排布。
如上所述传热体与所述散热体形成“Y”型,布满所述导热体外侧周向。
如上所述传热体由截面面积较大的第一传热体和截面面积较小的第二传热体组成,所述第一传热体与所述第二传热体均匀排布于所述导热体外侧周向。
在如上所述散热体上设置有安装螺钉孔。
在如上所述传热体上设置有通孔。
在如上所述散热体上设置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之中在所述导热体中心部位开设有凹腔,所述凹腔便于散热器与空气形成对流,便于散热,LED灯迅速将热量传递给导热体、传热体、散热体,从而实现快速散热,并且可以有效减轻散热器的重量,节约成本。
2、本实用新型之中的散热器包括导热体、传热体、散热体,传热体与散热体呈“Y”字型并且沿着导热体侧面周向阵列开口向外排布,散热体鳍片的厚度以及鳍片之间的间隙经过空气动力学严格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出来的散热器导热系数高,散热效果好。
3、在本实用新型之中的散热体上设置有螺钉孔,便于与LED灯进行装配。
4、本实用新型之中的筒状凹槽边沿设置有倒角,可以有效散热器的边角刺手,形象美观。
5、本实用新型之中的传热体以及散热体上设置有通孔,进一步加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并且可以减轻散热器的重量,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图2所示视图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依利高电器(中山)有限公司,未经依利高电器(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16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体电加热容器
- 下一篇:星形高密导液道结构的LED散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