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携带羽毛球的球拍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1632.8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9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章杰;李延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杰 |
主分类号: | A63B49/18 | 分类号: | A63B4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75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携带 羽毛球 球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拍套,是一种可携带羽毛球的球拍套。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羽毛球运动已经成为了人们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它不仅规则简单,且所需场地较为随意,故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羽毛球作为平时锻炼的项目。打羽毛球所需的器材主要就是两个羽毛球拍和一个羽毛球,因羽毛球拍采用长柄网状结构,两个羽毛球拍同时携带时较为不便。故在购买羽毛球拍时,常常会配有可容纳羽毛球拍的球拍套,并在球拍套上配有背带,方便外出携带。虽然球拍套在携带羽毛球拍时较为方便,但携带羽毛球依然较为不便。为此,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授权公告好CN201519433U,授权公告日2010年7月7日,实用新型名称为“羽毛球拍套”,其包括侧边带有开口的球拍套,球拍套的开口处设置有拍套拉链,球拍套外表面缝有带又开口的球袋,球袋的卡口处设置有球袋拉链。通过设置这样的一种球袋结构,从而方便球拍套与羽毛球一并携带。但该种羽毛球拍套很容易因外部撞击,而使球袋内的羽毛球变形,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可携带羽毛球的球拍套,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携带羽毛球较为不便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携带羽毛球的球拍套,该球拍套包括套体、背带,所述套体一侧的拉链边设有背带;其结构要点在于所述套体的内侧面设有用于夹持羽毛球筒的夹持机构。羽毛球筒本身对羽毛球有保护作用,故直接采用套体夹持羽毛球筒的方式不仅较为美观,且能有效防护羽毛球遭受外部冲撞或挤压。
所述加持机构为弹簧夹,即所述套体的侧面设有至少两个弹簧夹。该种结构设置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操作使用较为方便。
所述弹簧夹与所述套体为活动铰接。当弹簧夹不使用时,将其收拢折叠。
所述套体的弹簧夹侧设有与所述弹簧夹相邻的限位挡块。防止羽毛球筒从弹簧夹侧面滑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简单,操作使用较为方便,夹持效果较好,能有效防护羽毛球,适合作为便携式羽毛球球拍套使用,或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的名称为:1、套体,101、背带,102、限位挡块,2、弹簧夹,3、羽毛球筒。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所述,该可携带羽毛球的球拍套包括套体1、背带101,所述套体一侧的拉链边设有背带,套体的内侧面、设有用于夹持羽毛球筒3的夹持机构;该夹持机构由两组弹簧夹2构成,该两组弹簧夹与套体侧面为活动铰接,在套体侧面还设有与其中一个弹簧夹相邻的限位挡块102。
如图3所示,使用时,只需将羽毛球筒扣入两组弹簧夹内,并一端与限位挡块相抵,即可实现羽毛球球拍套与羽毛球筒连为一体,便于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杰,未经章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16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润滑滚焊轮
- 下一篇:一种管桩混凝土喂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