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电解制氢的冷凝液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0169.5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4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宋军捷;李锦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竞立制氢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5/00 | 分类号: | C25B15/00;C25B1/04;C25B1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吕书桁 |
地址: | 2151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解制氢 冷凝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电解制氢的工艺流程,特别涉及气体冷凝液的回收。
背景技术
水电解制氢系统电解槽产生的氢气和氧气,分别在分离器中完成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气体需经过洗涤、冷却、脱氧(氢)、干燥等过程,输出符合要求的产品气。气体在冷却和脱氧(氢)两个过程中都会产生冷凝液,将冷凝液全部回收到系统循环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电解液的消耗,也实现了制氢和后处理过程的“零排放”。气液分离后的气体冷却产生的冷凝液回收过程较为简单,只需将气体冷却器安装在制氢系统内较高的位置,利用高度差和重力,冷凝液就可以回流到气液分离器。但在脱氧(氢)处理后,由于气体流经触媒填料和路径相对较长,与气液分离器之间产生压力降,即脱氧(氢)后的压力明显低于气液分离后的压力,这个过程产生的冷凝液处于低压侧,是不能顺利回流到系统的。一般情况下该过程产生的冷凝液直接排放,但如果这些冷凝液中含有必须回收的物质,就需要将冷凝液回收到制氢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水电解制氢的冷凝液回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个目的,水电解制氢的冷凝液回收系统,以气液分离器及脱氧/脱氢器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液回收系统包括气体冷凝器、集液器和控制阀,其中所述气体冷凝器设于相对脱氧/脱氢器的高位处,气体冷凝器一端连接脱氧/脱氢器,另一端通过冷凝液收集管与集液器顶部相连;所述集液器设于高度方向上气体冷凝器与气液分离器之间,集液器底部通过冷凝液回流管与气液分离器相连,且集液器侧部通过压力补偿管与气液分离器相连,其中所述冷凝液收集管、冷凝液回流管和压力补偿管上各设有一个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补偿管远离集液器的一端连至气液分离器与脱氧/脱氢器之间的气流通道之中。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应用,所具备的显著优点说明如下。
①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低压侧的冷凝液向高压侧回流的目的,特别适合于需要回收全部冷凝液的制氢系统,也适用于其他行业类似过程。
②本实用新型流程简单,控制便捷,安装方便,材料耗用少,对水电解制氢系统制造成本影响很小。
③本实用新型在冷凝液回收过程中,不会影响气体质量指标。
④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容器、管道、阀门均为不锈钢,外表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电解制氢的冷凝液回收系统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本实用新型创新提出了一种水电解制氢的冷凝液回收系统。如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可见,其是以气液分离器7及脱氧/脱氢器10为基础构建实施的。冷凝液回收系统的完整架构除气液分离器7及脱氧/脱氢器10外,还包括气体冷凝器1、集液器4和若干控制阀,其中气体冷凝器1设于相对脱氧/脱氢器10的高位处,气体冷凝器1一端连接脱氧/脱氢器10,另一端通过冷凝液收集管2和F1控制阀3与集液器4顶部相连;而集液器4设于高度方向上气体冷凝器1与气液分离器7之间,集液器4底部通过冷凝液回流管6和F2控制阀5与气液分离器7相连,且集液器4侧部通过压力补偿管8和F3控制阀9与气液分离器7相连。特别地,该压力补偿管8远离集液器4的一端连至气液分离器7与脱氧/脱氢器10之间的气流通道之中。由此该系统在运行时,便可通过气液分离器和脱氧/脱氢器得到优质的气体产品,同时高效、足量地回收冷凝液,以利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电解制氢冷凝液回收工艺流程,是将水电解产生的氢、氧气经过脱氧/脱氢器10除去氧气后生成的冷凝液由低压侧回流到高压侧的回收工艺流程。
该流程步骤包括S1:关闭冷凝液回流管和压力补偿管上的F2控制阀5和F3控制阀9,打开冷凝液收集管上的F1控制阀3,集液器收集气体冷凝器中的冷凝液;S2:在集液器所收集的冷凝液达到预设液位时,关闭冷凝液收集管上的F1控制阀3,打开冷凝液回流管和压力补偿管上的F2控制阀5和F3控制阀9,向集液器补充压力;S3:待集液器与气液分离器等压力后,在重力作用下集液器中的冷凝液回流至气液分离器之中,集液器中的冷凝液排出后,关闭冷凝液回流管和压力补偿管上的控制阀,打开冷凝液收集管上的控制阀;循环步骤S1、S2、S3一次以上回收冷凝液。冷凝液回收效率与循环次数成正比。
以上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给出的例子仅是应用范例,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一种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竞立制氢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竞立制氢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01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梳毛机平帘喂入改进装置
- 下一篇:可调式真空磁控溅射阳极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