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杂物盒开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9932.2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2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军;余见山;杨安志;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7/00 | 分类号: | B60R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物 开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体开启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杂物盒的开启结构。
背景技术
杂物盒,也即储物盒,是汽车内部来用储存日常用品的盒子,盒体和盒盖通过左、右锁舌与盒盖上固定槽的配合锁紧,平常使用中杂物盒需要经常开启关闭,现有的杂物盒开启操作不便,盒盖关闭时会固定槽与锁舌发生碰撞,这样容易损坏固定槽和锁舌,缩短了杂物盒的使用寿命。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2071766U,授权公告日2011年12月14日,公开了一种储物盒的开启机构,所述储物盒的开启机构主要包括开启手柄、第一转轴、拉杆、第二拉杆、回位弹簧、第二杠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杠杆、第四杠杆、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该开启机构利用传统的四连杆结构原理保证了储物盒开启过程中的稳定性。不足之处是:该开启机构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杂物盒开启结构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易损坏盒体、盒体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盒体不易损坏,盒体使用寿命长的杂物盒开启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杂物盒开启结构,包括盒体、开启扳手和锁舌,开启扳手与盒体转动连接,所述锁舌包括左锁舌和右锁舌,左锁舌和右锁舌下侧的盒体上分别固定有左旋转轴和右旋转轴,左、右旋转轴上分别固定有左开启拨件和右开启拨件,左、右开启拨件均包括旋转轴轴套和固定在旋转轴轴套上的锁舌拨块、驱动拨块、复位拨块,左、右开启拨件的锁舌拨块分别与左锁舌和右锁舌转动连接,左、右开启拨件的驱动拨块均与开启扳手抵接,左、右开启拨件的复位拨块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与左、右开启拨件的复位拨块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使用时搬起开启扳手,开启扳手对驱动拨块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带动旋转轴轴套旋转,左、右开启拨件的锁舌拨块分别随旋转轴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带动左、右锁舌相向水平移开,脱离盒体上的固定槽,左、右开启拨件的复位拨块间的弹性复位件拉伸,松开开启扳手,左、右开启拨件在弹性复位件收缩力的作用下复位,驱动拨块恢复与开启扳手抵接,锁舌拨块带动左、右锁舌水平移动至初始锁紧时的位置,重新将储物盒锁紧,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锁舌与固定槽不会发生碰撞,杂物盒不易损坏,杂物盒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作为优选,左、右锁舌下侧均设有凹槽,锁舌拨块的端部呈圆形,锁舌拨块通过圆形的端部与凹槽的配合与左、右锁舌转动连接。此转动连接结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锁舌拨块的端部设计成圆形,与锁舌的凹槽配合,通过圆形的端部可将锁舌拨块绕旋转轴的转动转变成锁舌的平动,带动锁舌横向移开。
作为优选,所述左、右开启拨件均由旋转轴轴套、锁舌拨块、驱动拨块和复位拨块一次成型。左、右开启拨件由各组成构件一次成型,左、右开启拨件加工方便,质量稳定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左、右开启拨件的复位拨块固定连接。采用弹簧作为弹性复位件,质量可靠,使用寿命长。
作为优选,左、右旋转轴上沿圆周均匀设有四条凸条,所述旋转轴轴套内壁均匀设有四个匹配的凹槽,左、右开启拨件通过凹槽与凸条的配合与左、右旋转轴卡接。分别设置凹槽和凸条,左、右开启拨件通过凹槽与凸条的配合与旋转轴卡接,一方面安装时定位方面,易于安装,另一方面凹槽和凸条的配合将左、右开启拨件卡紧在旋转轴上,不需要另外进行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加工方便;(2)操作简单,只需搬起开启扳手即可很轻松的移开锁舌打开杂物盒;(3)开启关闭过程中锁舌不会与固定槽发生碰撞,盒体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右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2、左锁舌,3、开启扳手,4、右锁舌,5、右旋转轴,6、弹簧,7、复位拨块,8、左旋转轴,9、驱动拨块,10、旋转轴轴套,11、锁舌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99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及其扶手箱
- 下一篇:纯电动汽车离合制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