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9654.0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2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9/00;F21V29/00;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神奈川县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将发光二极管(以下称作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的发光元件用作光源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LED的高输出化及高效率化,已开发出使用LED作为光源的在室内或室外使用且能够期待长寿命化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是将多个LED安装到基板上以获得规定的亮度,例如被用作直接安装于天花板面等上的所谓直接安装型的基础(base)照明。
此种照明装置将安装有LED的基板通过螺丝等的固定单元而安装到装置本体上。而且,同样地,覆盖基板前表面侧的透光性的罩(cover)构件被安装在装置本体上。因此,这些基板及罩构件是分别独立地安装在装置本体上。
另外,LED等的发光元件随着其温度上升,光的输出会下降,耐用年限也会变短。因此,对于将LED或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元件等的固态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照明装置而言,必须抑制发光元件的温度上升,以延长耐用年限或改善发光效率等的特性。因此,采用了抑制发光元件的温度上升的各种散热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736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1-23138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综合效率100lm/W以上的“LED基础照明灯(base light)”新发售|新闻稿2010年|松下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松下[2011年8月18日检索]因特网(http://panasonic-denko.co.jp/corp/news/1007/1007-5.htm)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照明装置中,安装有LED的基板及罩构件是分别独立地安装在装置本体上,因此产生组装作业性无效率的问题。
另外,在如上所述的照明装置中,照明装置的两端不发光,因此产生下述问题,即:当将多个照明装置沿照明装置长边方向予以连接时,直线状的光对应于每个照明装置而中断。
本实用新型是有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组装作业性的提高并且能够抑制发光元件的温度上升的照明装置。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多个照明装置沿长边方向予以连接时能够以连续的直线状的光来照明的照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包括:细长的光源部,具有基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的发光元件;具有绝缘性且细长的透光性的罩构件,保持所述光源部,所述罩构件在前表面侧覆盖所述光源部的前表面侧,所述罩构件在背面侧构成为开放部,且在所罩构件的两端具备开口;具有导热性且作为散热构件的装置本体,在保持有所述光源部的状态下被安装所述罩构件,所述装置本体经由所述罩构件的所述开放部而与所述光源部的背面侧热结合。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组装作业性的提高并且能够抑制发光元件的温度上升的照明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通过盖体来发光至照明装置本体的端部前表面为止,因此当将多个照明装置端部沿长边方向予以连接而使用时,能够通过光不会中断的连续的长线状的发光来进行照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从前表面侧观察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将一个罩构件透明化表示的平面图。
图3是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图4是沿着图2中的Y-Y线表示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4中的A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拆除一侧的侧板及密封垫(packing)而表示的侧视图。
图7(a)、图7(b)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的光源部与罩构件的保持槽的位置关系,图7(a)为平面图,图7(b)是在光源部中省略了抗蚀剂(resist)层而主要表示配线图案(pattern)层的平面图。
图8是以与罩构件及侧板的关系来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的密封垫的立体图。
符号的说明:
1:装置本体(散热构件)
2:光源部
3:罩构件
4:点灯装置
5:中心罩
6:侧板
7:接线板
11:顶板部
11a:安装孔
12:配设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96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