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管空气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9385.8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8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阚进;方业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丰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18 | 分类号: | F28F9/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袁由茂 |
地址: | 23000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冷却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净化设备的密封效果更好的多管空气冷却器。
背景技术
由于受滤袋耐温特性的影响,高温烟气在进入袋收尘器之前,必须做调质处理,通常选用的办法就是利用多管空气冷却器对烟气进行冷却处理,一方面可以降低单位时间内被处理烟气的体积,使袋收尘器不会选型过大,造成浪费;另一方面又可以对烟气进行预沉降处理,减少滤袋的负荷,起到保护滤袋的作用。冷却器工作中,其冷却管和支撑框架所接触的介质温度相差很大,因此,各部分的膨胀量也就相差很大,尤其是冷却管温度较高,膨胀量远大于支撑框架,而冷却管和支撑框架是构成设备的主要部件,如果简单的将冷却管和支撑框架焊接成一个刚性整体,制作上毫无问题,但这种结构的冷却器实际上根本不能使用,因为,冷却管和支撑框架各自的膨胀量相差很大,会使整个冷却器内部产生巨大的内应力,造成焊缝开裂、材料弯曲或断裂、密封失效等严重后果。以前多采用冷却管一端密封焊、固定,冷却管的另一自由端用填料加压盖密封,冷却管可通过密封填料自由伸缩,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冷却管伸缩问题,但存在以下缺点:⑴填料加压盖的密封可靠性较差,加上人工填塞填料的操作不当,往往出现泄漏现象;⑵填料加压盖的密封方式造价很高,压盖需要专门模具冲压,多孔板上焊接很多压紧螺栓,还要采购特殊的耐高温密封填料;⑶安装维护也很不方便,由于冷却管间距不大,嵌入密封填料并压紧压盖时,观察及操作都很不方便,也降低了密封的可靠性,且不方便检查和整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能更好的多管空气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管空气冷却器,包括支撑框架,冷却管和多孔板,所述冷却管连接在所述多孔板上,所述多孔板与支撑框架之间设有弹性过渡件。所述弹性过渡件为板簧,所述弹性过渡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多孔板和支撑框架上;其两端分别焊接在多孔板和支撑框架上。
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多孔板和支撑框架之间加入弹性过渡件后,冷却管与多孔板的密封焊质量可控,空气冷却器的密封效果好,而温差引起的膨胀量可由弹性结构全部消化吸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为现有技术中多管空气冷却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中多管空气冷却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管, 2.支撑架, 3、板簧, 4、多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为现有中常用的多管空气冷却器,是将冷却器中的冷却管1一端密封焊、固定,冷却管1的另一自由端用填料加压盖密封,冷却管可通过密封填料自由伸缩,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冷却管伸缩问题,但存在以下缺点:⑴、填料加压盖的密封可靠性较差,加上人工填塞填料的操作不当,往往出现泄漏现象;⑵、填料加压盖的密封方式造价很高,压盖需要专门模具冲压,多孔板上焊接很多压紧螺栓,还要采购特殊的耐高温密封填料;⑶、安装维护也很不方便,由于冷却管间距不大,嵌入密封填料并压紧压盖时,观察及操作都很不方便,也降低了密封的可靠性,且不方便检查和整改,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多管空气冷却器是在图1中的多管空气冷却器上局部改进,区别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的一种多管空气冷却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包括冷却管1,支撑框架2和多孔板4,冷却管1连接在所述多孔板4上,多孔板4与支撑框架2之间设有弹性过渡件,弹性过渡件可以选用弹簧、板簧等弹性件,本实施例优先选用板簧3作为弹性过渡件,板簧3的两端分别密封焊接在多孔板4和支撑框架2上,多管空气冷却器的冷却管1和支撑框架2之间焊接上板簧3后,多管空气冷却器可以完全实现高温含尘气体和冷却风隔离,而热膨胀引起的膨胀量则由板簧3消化吸收,不会产生内应力,此种结构,密封可靠,无特殊密封填料。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丰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丰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93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