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置移开式高压柜的隔离侧板开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7400.5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7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程;潘龙;储路;沈孝好;周云;刘爱民;鲍飞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3/00 | 分类号: | H02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红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开 高压 隔离 开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中置移开式高压柜的隔离侧板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10KV供电系统中多采用中置移开式高压柜进行供电。由于中置移开式高压柜断路器设置在高压柜体的中间,电源侧通过上隔离侧板进行隔离,负荷侧通过下隔离侧板进行隔离。该中置移开式高压柜中设置有用于把上下隔离侧板打开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
操作人员在进行验电操作时,需将身体探入高压柜内,双手带绝缘手套,推动第一连接部件或者第二连接部件将上下隔离侧板打开。操作人员一只手控制住上隔离侧板连接部件或下隔离侧板连接部件,另一只手进行验电,非常不安全。而且,通过推动一个连接部件只能将上下隔离侧板部分打开,同时推动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才能将上下隔离侧板完全打开,在进行高压核相操作时,必须将上下隔离侧板完全打开才能作业,在只有一个操作人员作业时,操作极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置移开式高压柜的隔离侧板开启装置,以简化操作人员的操作,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置移开式高压柜的隔离侧板开启装置,包括:
底座,具有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第一端和第二端;
支座,设置在所述底座的第一表面上,且邻近所述第一端设置;
连接器,设置在所述支座上;
用于推动所述中置移开式高压柜的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推手部件,设置在所述连接器的一端;
用于推动所述中置移开式高压柜的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二推手部件,设置在所述连接器的另一端;
阻挡部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第二端上,所述阻挡部件上设置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能够卡在所述中置移开式高压柜的断路器小车固定孔中。
如上所述的中置移开式高压柜的隔离侧板开启装置,所述连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第一连接销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中,所述第一推手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
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三连接管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且所述第三连接管通过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第二连接销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中,所述第二推手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
如上所述的中置移开式高压柜的隔离侧板开启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延伸方向呈直线排列;
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沿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延伸方向呈直线排列;
所述第三安装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三安装孔沿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延伸方向呈直线排列。
如上所述的中置移开式高压柜的隔离侧板开启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安装孔为长条形安装孔。
如上所述的中置移开式高压柜的隔离侧板开启装置,其中:
所述支座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两端设置,所述支座的形状为梯形。
如上所述的中置移开式高压柜的隔离侧板开启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推手部件上开设有用于卡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抛口,所述第一抛口的形状为梯形,且所述第一抛口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一边为所述梯形的底部;
所述第二推手部件上开设有用于卡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二抛口,所述第二抛口的形状为梯形,且所述第二抛口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一边为所述梯形的底部。
如上所述的中置移开式高压柜的隔离侧板开启装置,还包括:
滑轮,所述滑轮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的第二表面上。
如上所述的中置移开式高压柜的隔离侧板开启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径为25毫米-30毫米,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径为19毫米-24毫米,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外径为19毫米-24毫米。
如上所述的中置移开式高压柜的隔离侧板开启装置,其中:
所述梯形的底部的长度为115毫米-13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74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