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硫剂的气力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6330.1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8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斌;马成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26 | 分类号: | B65G53/26;B65G53/34;B65G53/4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吕俊清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气力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硫净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且输送效果更好的脱硫剂的气力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低压气力连续输送活化氧化钙装置是半干法工艺脱硫吸附的一个重要设备,主要是将氧化钙粉作为脱硫剂输送至脱硫设备中进行脱硫反应。而目前的粉粒物料输送技术,比如,专利申请号201020265959.5,名称为“微正压连续气力输送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给出一种微正压连续气力输送装置,如图1所示,该输送装置包括缓冲仓11和气固送料器,缓冲仓11上设有进料口19和排气管18,气固送料器包括混合室14、混扩管15以及与外部供气设备17相连的喷嘴16,混扩管15的入料端与混合室14的出料端相连通,缓冲仓11出料端与混合室14的入料端通过电动旋转出料阀13相连通,电动旋转出料阀13还具有阻隔闭气的作用,喷嘴16的出气端朝向混扩管15的入料端,外部供气设备7为罗茨风机,用来给从喷嘴16喷出的气体提供动力。
工作时,粉状物料由进料口19进入缓冲仓11,缓冲仓11的下料口处设有气动插板阀12供检修时用,然后,通过旋转给料阀13将物料推到气固送料器的混合室14中。气固送料器具有文丘里喷射输送结构,即:将气流由粗变细,以加快气流速度,此时气体在喷嘴16出口端的后侧形成一个真空区,以吸入粉粒从而实现物料的输送,物料经混合室14、混扩管15和输送管道后输送到目的地。
这种输送装置,缓冲仓11与气固送料器之间以旋转给料阀13来控制物料流量,造成设备比较复杂,中间的电动旋转出料阀13可能会因石灰结块而发生故障。此外,这种输送装置应用于烟气脱硫净化系统时,其仅能实现单一的物料输送功能,不能配合增进整个脱硫系统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输送效果更好的脱硫剂的气力输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脱硫剂的气力输送装置,其将脱硫剂输送至脱硫系统,其中,所述输送装置具有料仓以及位于料仓内底部的流化装置,并在所述流化装置中心设一个竖向的文丘里输送器,所述文丘里输送器吸料口位于所述流化装置上部,所述文丘里输送器上部为向上进行输送的中心管,所述文丘里输送器下部的一端连通输送气源。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料仓为圆罐形容器,顶部设有生石灰入料口和循环灰入料口,下部具有便于落料的锥形部,一个圆形底盖可拆装的封闭于所述锥形部的底部。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流化装置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底盖内侧的流化风室和数个流化喷嘴,所述流化喷嘴安装于所述流化风室顶部,这些流化喷嘴通过所述流化风室连通外部流化风管路。
所述流化装置的中心线与所述料仓的中心线重合。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文丘里输送器包括:水蒸气喷嘴、渐缩管、下部管路及所述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下端与渐缩管连接,水蒸气喷嘴与渐缩管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吸料口,水蒸气喷嘴通过下部管路连通水蒸气气源。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文丘里输送器的中心线与所述流化装置的中心线重合。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流化喷嘴为圆周侧开设数个喷气孔的喷头。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流化风管路与所述下部管路通过一个开关阀选择性连通。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中心管内壁具有超高密度聚乙烯涂层或烧结陶瓷材料耐磨层。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此输送装置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了脱硫剂的输送,结构简单易行,且不容易发生石灰结块引起的故障。并且输送装置的水蒸气可利用吸收烟气余热的方式获得,能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此外利用水蒸气为动力输送脱硫剂还可以在输送过程中消化石灰,可大大提升生石灰的预消化率,从而有效提高脱硫系统的反应效率。本实用新型输送装置集成了现有技术的料仓、循环料仓、送料装置、消化器等功能于一体,简化了脱硫系统的工艺组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粉粒物料输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送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送装置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流化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6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