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DC光圈和步进马达光圈控制复用的驱动电路及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5754.6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4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史修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锐势机器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9/02 | 分类号: | G03B9/02;G03B7/085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仪萍 |
地址: | 2004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c 光圈 步进 马达 控制 驱动 电路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相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镜头驱动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DC光圈和步进马达光圈控制复用的驱动电路及镜头。
背景技术
相机镜头是相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因为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拍摄成像的质量。同时镜头也是划分相机种类和档次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标准。而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型,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
一般的C型接口定焦镜头都配置手动光圈,需要用户手动地调节光圈大小和对焦。但是在自动监控等情况下,用户需要通过相机自动控制镜头光圈的变化。
一般而言,为了对光圈进行自动控制,用户需要选择购买自动光圈镜头,通过标准的自动光圈接口来控制光圈的变化。但是自动光圈镜头有如下缺点:
1、.镜头尺寸较小。由于要附加光圈自动调节机构,镜头的尺寸一般为1/3寸或者1/2寸,在2/3寸或者更大的CCD相机中,该类镜头就无法使用了。
2、种类稀少。因为需要另外设计电路,自动光圈镜头不可能囊括所有规格的定焦镜头,导致用户在选购时很难挑到合适的镜头。
3、控制不精确。现在流行的大部分都是DC自动光圈镜头,使用直流马达控制,无法或很难对光圈大小进行精确控制,大部分都只能控制光圈开启闭合。
因此,如果能够将适用性更好的手动光圈镜头进行改造,使其可以被相机自动控制,自动改变光圈的大小,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但是,除此之外,人们还希望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可选择的使用手动调节光圈或自动调节光圈,这就需要解决更多的技术问题才能够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C光圈和步进马达光圈控制复用的驱动电路及镜头,用于解决DC自动光圈控制镜头和步进电机控制的光圈控制镜头的驱动电路接口兼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DC光圈和步进马达光圈控制复用的驱动电路及镜头。
一种DC光圈和步进马达光圈控制复用的镜头,所述DC光圈和步进马达光圈控制复用的镜头包括:镜头本体;一个可相对于镜头本体转动的DC光圈调节圈;固定套接在镜头本体的外面的固定卡箍;安装在固定卡箍上的步进电机;安装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的小齿轮;固定套接在DC光圈调节圈外面的活动卡箍;固定在活动卡箍的外圆周上,且与所述小齿轮相啮合的外齿圈;与所述步进电机相连接的DC光圈和步进马达光圈控制复用的驱动电路;所述DC光圈和步进马达光圈控制复用的驱动电路包括:用以控制光圈为步进电机驱动或手动驱动工作模式的微控制单元;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相连,用以驱动步进电机转动的步进电机驱动单元;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相连,用以驱动DC光圈调节圈的手动驱动单元;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相连,用以根据微控制单元输出的选择控制信号选择连接步进电机驱动单元或手动驱动单元的多路复用器;与所述多路复用器相连的接口单元;与所述接口单元相连,用以鉴别接口单元外部连接电路的种类的方向控制单元;方向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相连。
优选地,所述多路复用器为4位多路复用器。
优选地,所述步进电机通过线缆接头与一步进电机控制电路相连,所述步进电机控制电路的接口与所述DC光圈和步进马达光圈控制复用的驱动电路的接口单元相连。
优选地,所述镜头还包括一光圈控制电路,所述光圈控制电路的接口与所述DC光圈和步进马达光圈控制复用的驱动电路的接口单元相连。
优选地,所述固定卡箍上设有电机安装槽,所述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槽中;所述电机安装槽的上方还设有上盖板,上盖板可拆卸地连接在固定卡箍上,所述步进电机被压紧在上盖板和电机安装槽之间。
优选地,所述固定卡箍和活动卡箍均为具有开口部的套环,开口部的两端设有螺钉孔并通过紧定螺钉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齿圈一体成型在活动卡箍的外圆周上。
优选地,所述线缆接头与步进电机通过一转接件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锐势机器视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锐势机器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57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扫描方式雷达
- 下一篇:一种微波天线支撑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