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流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4198.0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4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强;张富正;王海山;郑献峰;盛小方;胡波;李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辰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H01H5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50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接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目前工矿企业中所用的交流接触器是一种用来远距离接通和分断重负载电路的交流接触器。这种接触器存在着以下缺点:体积庞大、工艺粗糙,单断点转动式主触头系统中的接触件主要采用传统铸铜生产工艺,消耗大量电力、模具寿命短及生产效率低;另外,单断点转动式主触头系统中的隔弧罩主要采用石棉陶土工艺生产,产品零件的生产效率低,在运输及使用中容易损坏,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工艺先进且使用寿命长的交流接触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辅助触头组件、电磁系统以及经过转轴和所述的电磁系统保持联动的单断点转动式主触头系统,所述的电磁系统包括动铁芯、静铁芯和电磁线圈,所述的单断点转动式主触头系统包括纵缝式氨基压塑料隔弧罩、静触板、磁吹铁芯、磁吹线圈、动触指、引弧板和第一反力弹簧,所述的静触板和所述的磁吹线圈电连接,所述的第一反力弹簧的一端由转动组件支撑,所述的第一反力弹簧的另一端由螺钉固定,所述的转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的动触指,所述的第一反力弹簧跟随所述的转轴的转动做拉伸运动,所述的静触板和所述的动触指由电解铜制成。
特别地,所述的电磁系统安装于底座上,所述的动铁芯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安装板上,所述的动铁芯和所述的底座之间还压缩有第二反力弹簧,在所述的静铁芯柱端面上嵌入短路环,所述的短路环放置于所述的底座的防护片内。
特别地,所述的电磁线圈外设有压塑塑料。
特别地,所述的静铁芯和所述的短路环之间设有缓冲件。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于:
1、采用电解铜接触件代替传统的铸铜接触件,增强了产品接触系统的使用寿命,触点在达到峰值电流时不会被熔化,同时还降低了铜件的生产成本;
2、采用氨基压塑料隔弧罩替代传统的石棉陶土隔弧罩,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避免产品零件在运输使用中损坏,达到环保的效果;
3、将短路环放置于底座的防护片内,解决了传统的短路铜环的钢性装配容易损坏的问题,同时还利于静铁芯散热;
4、在电磁线圈外面压塑塑料,使电磁线圈与外部环境隔离,可保护电磁线圈不易受损,提高了环境温度的适应性,提高了电磁线圈的整体防护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交流接触器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交流接触器中单断点转动式主触头系统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交流接触器中电磁系统的主视图。
图中:1、辅助触头组件;2、单断点转动式主触头系统;3、转轴;4、电磁系统;5、磁吹线圈;6、磁吹铁芯;7、静触板;8、氨基压塑料隔弧罩;9、引弧板;10、动触指;11、转动组件;12、第一反力弹簧;13、底座;14、短路环;15、防护片;16、缓冲件;17、静铁芯;18、电磁线圈;19、安装板;20、第二反力弹簧;21、动铁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辅助触头组件1、电磁系统4以及经过转轴3和电磁系统4保持联动的单断点转动式主触头系统2,电磁系统4包括动铁芯21、静铁芯17和电磁线圈18,单断点转动式主触头系统2包括纵缝式氨基压塑料隔弧罩8、静触板7、 磁吹铁芯6、磁吹线圈5、动触指10、引弧板9和第一反力弹簧12,静触板7和磁吹线圈5电连接,第一反力弹簧12的一端由转动组件11支撑,第一反力弹簧12的另一端由螺钉固定,转动组件11固定连接动触指10,第一反力弹簧12跟随转轴3的转动做拉伸运动,静触板7和动触指10由电解铜制成。
电磁系统4安装于底座13上,动铁芯21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9上,动铁芯21和底座13之间还压缩有第二反力弹簧20,在静铁芯17柱端面上嵌入短路环14,短路环14放置于底座13的防护片15内。
电磁线圈18外设有压塑塑料。
所述的静铁芯17和所述的短路环14之间设有缓冲件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辰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辰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41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针前后运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延时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