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直径超长度钢管整体吊装沉管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3740.0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3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全科;林旭东;郑育东;林益东;伍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中天集团建设有限公司;中园园林股份有限公司;金中天集团港航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2 | 分类号: | F16L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媖 |
地址: | 5101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径 长度 钢管 整体 吊装 施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大直径超长度钢管整体吊装沉管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虽有对大直径沉管施工的报道,其内容也仅局限于大直径、大口径钢管,没有对大直径超长度钢管整体沉管施工进行研究。在现有技术中,大直径超长度钢管整体沉管施工通常在在水上进行接驳工序,接驳时需要租用趸船驳船,因此费用较高,同时,水面作业需要封航,封航时间长,封航费用也较高。此外,管道下水后易产生质量缺陷,其处理成本也较高。
上述论述内容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可能与下面将被描述和/或主张的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相关的技术的各个方面,相信该论述内容有助于为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以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因此,应了解是以这个角度来阅读这些论述,而不是承认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大直径超长度钢管整体吊装沉管施工装置,其可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减小工程造价、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大直径超长度钢管整体吊装沉管施工装置,包括若干条起重船,所述起重船上设置有起吊机构,各条起重船沿大直径超长度钢管的长度方向排列,起重船上的起吊机构吊在所述大直径超长度钢管的各处形成吊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各条起重船沿大直径超长度钢管的长度方向排列,起重船上的起吊机构吊在所述大直径超长度钢管的各处形成吊点,从而使大直径超长度钢管整体起吊下水成为可能。这样可以采用在岸上整合拼接钢管,营造了良好的焊接作业环境,保障了质量,消除了管道下水后产生质量缺陷的处理成本及处理时间。采用整体起吊下水,避开了管道在水中接驳工序,消除了管道水中接驳时租用趸船驳船的费用,减小水面作业封航时间及封航费用。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确保了工程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小了工程造价,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大直径超长度钢管整体吊装沉管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大直径超长度钢管整体吊装沉管施工装置,其可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减小工程造价、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直径超长度钢管整体吊装沉管施工装置,包括若干条起重船1,所述起重船1上设置有起吊机构2,各条起重船1沿大直径超长度钢管3的长度方向排列,起重船1上的起吊机构2吊在所述大直径超长度钢管3的各处形成吊点。起重船1和起吊机构2均为现有技术,其结构不再详细描述,起重船1的数量根据大直径超长度钢管3的长度来配置。
本实用新型的各条起重船沿大直径超长度钢管的长度方向排列,起重船上的起吊机构吊在所述大直径超长度钢管的各处形成吊点,从而使大直径超长度钢管整体起吊下水成为可能。这样可以采用在岸上整合拼接钢管,营造了良好的焊接作业环境,保障了质量,消除了管道下水后产生质量缺陷的处理成本及处理时间。采用整体起吊下水,避开了管道在水中接驳工序,消除了管道水中接驳时租用趸船驳船的费用,减小水面作业封航时间及封航费用。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确保了工程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小了工程造价,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在施工前,可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大直径超长度钢管起吊时各起重船的起吊力、起吊速度,分析各起吊点间的相对高差,各起吊点间跨中最大挠度;然后计算出各起吊点部位及吊点间跨中部位的相对应的拉应力、压应力及钢管受压区局部稳定应力。选取各吊点部位及吊点间跨中部位拉应力、压应力及钢管受压区局部稳定应力在允许范围内的相邻吊点间最大相对高差及起吊点间跨中的最大挠度值作为起吊控制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中天集团建设有限公司;中园园林股份有限公司;金中天集团港航有限公司,未经金中天集团建设有限公司;中园园林股份有限公司;金中天集团港航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37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夹的结构改良
- 下一篇:一种变形铁片和手机保护套相结合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