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1332.1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3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沈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璨宇光学(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V19/00;F21V23/00;F21V17/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永建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图4为一现有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背光模块100包含一背板110及限位在背板110内的一导光板102、一遮光片103、一光源104、一印刷电路板106以及一反射片108。导光板102设置在邻近光源104位置处且用以引导光源104发出的一光束,且导光板102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出光面102a及一底面102b,及与出光面102a夹一角度的一入光面102c,遮光片103固定在邻近光源104位置的出光面102a处。印刷电路板106承载并电连接光源104,且反射片108将由导光板102的底面102b出射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102。然而,上述的设计因反射片108为独立设置,因而组装时光源104与反射片108须有各自的对位基准,而容易因对位不精确影响光学表现,且不易维持导光板102与光源104之间的组装间隙。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TWM288694揭露一种液晶显示模块的改良结构,包括液晶面板、增亮膜、扩散片、导光板及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固定在导光板的背侧且在邻近导光板的一侧涂布反光及增光材料来取代反射片。美国专利公告号US6969189揭露一种背光模块,其中一发光二极管电路板上镀上反光材质以提供反射效果,且在反光材质上涂布一透明材质来提高出光均匀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此种背光模块能在元件组装时精确对位且具有简化的制造程序及较低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实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含一光源、一导光板、以及一印刷电路板。导光板设置在邻近光源位置处且用以引导光源发出的一光束,且导光板具有一出光面及相对出光面设置的一底面。印刷电路板承载并电连接光源,印刷电路板延伸分布在导光板的一底侧,且印刷电路板包含一固体反射材以将由导光板的底面出射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板、一第一光源、一第二光源以及一印刷电路板。导光板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出光面及一底面,及相对设置的一第一入光面及一第二入光面,且第一入光面及第二入光面分别与出光面夹一角度。第一光源设置在邻近第一入光面位置处,第二光源设置在邻近第二入光面位置处,且一印刷电路板承载并电连接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印刷电路板延伸分布在导光板的一底侧,且印刷电路板包含一固体反射材以将由导光板的底面出射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
在一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为一软性印刷电路板,且光源包含发光二极管组件。
在一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包含较邻近光源的一第一区段及较远离光源的一第二区段,且第一区段的构造与第二区段的构造不同。第一区段可包含一基材、设置在基材上的一导电线路层以及覆盖导电线路层的一固体反射材,固体反射材用以反射由导光板的底面出射的光线,且第二区段包含基材及贴附在基材上的固体反射材且不包含导电线路层。一胶体可用以将导电线路层固定在基材上,以及将固体反射材固定在导电线路层上。
在一实施例中,导电线路层的材料包含铜箔,且固体反射材包含一白反射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模块至少具有下列其中一个优点: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设计,因印刷电路板延伸分布在导光板的一底侧且具有一固体反射材以提供底反射片功能,所以不须另设置一独立的底反射片,即可避免现有设计中导光板、光源与反射片之间在组装时不易精确对位的问题,且易于维持导光板与光源之间的组装间隙,并减少组装工序、工时及制造费用。另外,固体反射材可利用例如胶粘的方式设置在印刷电路板内,故可简化制造过程并降低制造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依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2为依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3为依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4为一现有技术中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璨宇光学(南京)有限公司,未经璨宇光学(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13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X射线单元
- 下一篇:一种低温热水型双级吸收-发生的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