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差分级防护式调节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0838.0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9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宽;杨春;吕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万讯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47/02 | 分类号: | F16K47/02;F16K17/2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0 | 代理人: | 达晓玲;潘立兵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分级 防护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压差分级防护式调节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火力发电,石油化工等工况的控制过程中,对流体的压力差要求越来越高。当流体通过调节阀时,由于节流效应,压力降低到饱和蒸汽压以下,形成气液两相流(称为闪蒸),通过节流元件后,压力恢复,其压力又高于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力,此时产生的气泡在高压作用下破裂,对阀内件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称为气蚀。通常解决这两种现象一般都需要高压差调节阀。
现有的阀门高压差结构无一不是通过逐级减压的方式来抑止汽蚀和闪蒸的发生,所有结构之间的差异无非就是减压级数、减压方式上的一些差异。常规的有多孔式套筒、迷宫式等等,大多数的多级降压结构,对大压差和逐级减压都有足够的考虑,从而都能很好地抑止了大压差导致的闪蒸和汽蚀对阀芯的破坏。但阀芯和阀座长期暴露于高压差的流体下,由于流体的流速很快,高速的流动容易对内件产生拉丝现象,造成内件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差分级防护式调节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其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差分级防护式调节阀,包括阀芯,阀芯包括阀座1、次阀芯2和主阀芯3,所述阀座1包括底座1-1和滑套1-2,底座1-1和次阀芯2设置在主阀芯上,底座1-1在次阀芯2的下方,滑套1-2设置在主阀芯3和次阀芯2的之间,这样次阀芯2可以自由的在滑套1-2上自由的上下滑动,滑套1-2的下端与底座1-1的上端连接,阀芯的外部设有防护套,防护套内设有第一空腔8,第一空腔8的内侧为内圈9外侧为外圈10,内圈9上设有第一通孔11,用于将第一空腔8的介质流入阀芯内,外圈10上设有第二通孔12,用于将外界的介质流入第一空腔8内,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相错设置,这样可以减缓介质的流速。内圈9的外侧设有一圈第一凸部13,第一凸部13的底面与外圈10的上面接触密封,外圈10的内侧设有一圈第二凸部14,第二凸部14的上面与内圈9的底面接触密封,这样防止第一空腔8内的介质流出,所述阀芯与防护套之间设有第二空腔15,第二空腔15的上端由内圈9的内侧设有一圈第三凸部16,第三凸部16的侧面与次阀芯2的外壁接触密封,第二空腔15的下端由第二凸部14的侧面与底座1-1接触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套1-2上设有第三通孔1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主阀芯3上设有碟簧4和螺母5,碟簧4和螺母5在次阀芯2的上方,碟簧4设置在螺母5和次阀芯2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套1-2和底座1-1是一体化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圈9、第一凸部13和第三凸部16是一体化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圈10和第二凸部14是一体化设置。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流体介质由外圈10上的第二通孔12,流入第一空腔8后,然后再由内圈9上的第一通孔11流入第二空腔15,此时介质首先先接触到次阀芯2,然后由于次阀芯2和主阀芯3之间有高度差,介质经过阀座,通过滑套1-2上的第三通孔17流入主阀芯3内,这样介质就不会直接冲击主阀芯。当阀芯关闭时,次阀芯2先与阀座1的密封面22接触,将流体减少到最小化,此时碟簧压缩,主阀芯3再与内密封面23形成切断密封。反之,开启时,主阀芯3先行脱离内密封面23,再带动次阀芯2移动,这样就保护了主阀芯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独特的双阀芯联动装置, 主阀芯与阀座之间形成主密封, 外层阀芯与阀座之间形成次密封. 在阀门开启及关闭的瞬间, 外层阀芯始终作为节流作用, 从而保护了主阀芯长期不受冲刷破坏, 保证长期密封严密. 两阀芯用耐高温高压的弹簧来实现联动作用,次阀芯阀座配合调节流体,主阀芯和阀座配合实现长期运行高于五级的零泄漏。两道密封之间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相互保护,从而保证了阀门在密封和运行的高效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压差分级防护式调节阀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压差分级防护式调节阀的工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万讯自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阴万讯自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08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视角测身高去水汽的镜子
- 下一篇:花生自动筛果上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