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可拆卸围板的罐车罐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0455.3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7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耿丽;吴小德;张建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22 | 分类号: | B60P3/2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523407 广东省东莞市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卸 罐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罐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可拆卸围板的罐车罐体。
背景技术
罐车是车体呈罐形的运输车辆,用来装运各种液体、液化气体和粉末状货物等,这些货物包括汽油、原油、各种粘油、植物油、液氨、酒精、水、各种酸碱类液体、水泥氧化铅粉等,罐车在运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罐车罐体的顶部往往会安装有多种专用装置,如人孔、通气阀、量油尺等,为了保护罐体顶部的设备,现有的罐车一般都配有围板,而围板都是直接焊接在罐体顶部,一旦围板被碰撞后,不能方便更换,维修难度大,而且现有的护栏通过支座安装在围板的外侧,安全性能较差。同时,围板也安装有油气回收管道,而目前的油气回收管道的电气路线接头都安装在围板的侧面,电气路线接头裸露在外,容易老化,安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维修、安全可靠的带可拆卸围板的罐车罐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可拆卸围板的罐车罐体,包括罐体和围板,围板的下部设有导轨,罐体设有与导轨配合的导轨槽,通过导轨与导轨槽配合,围板与罐体可拆卸连接。
其中,导轨槽与导轨之间还设有橡胶条。
其中,围板包括由两块侧围板组成的板座,板座的横截面呈倒“V”型设置,两块侧围板的上端固定连接,两块侧围板的下端均设有导轨。
其中,导轨焊接于侧围板的下端。
其中,板座为一体成型结构。
其中,两块侧围板围成的空间内部设有隔板,隔板的两边分别与侧围板的内壁连接,隔板与板座的顶部之间设有容置电气路线的腔体。
其中,围板的上端设有安装槽,围板还包括护栏装置,护栏装置的下端设于安装槽中。
其中,护栏装置的下端与安装槽焊接。
其中,护栏装置包括护栏立杆和护栏支座,护栏立杆的一端与护栏支座通过销轴连接。
其中,安装槽的横截面呈“U”型设置,护栏支座与安装槽装配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带可拆卸围板的罐车罐体,包括罐体和围板,围板的下部设有导轨,罐体设有与导轨配合的导轨槽,通过导轨与导轨槽的配合,围板与罐体可拆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围板可拆卸地安装在罐体上,能够方便地更换维修,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可拆卸围板的罐车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可拆卸围板的罐车罐体的导轨及导轨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可拆卸围板的罐车罐体的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可拆卸围板的罐车罐体的护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4中包括有:
1罐体、11导轨槽、
2围板、
21板座、211导轨、212侧围板、213隔板、214安装槽、215腔体、
22护栏装置、221护栏立杆、222护栏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带可拆卸围板的罐车罐体,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罐体1和围板2,围板2的下部设有导轨211,罐体1设有与导轨211配合的导轨槽11,通过导轨211装配于导轨槽11中,围板2与罐体1可拆卸地连接。本实施例的围板2可拆卸地安装在罐体1上,能够方便地更换维修,更加安全可靠。此外,导轨槽11与导轨211之间还设有橡胶条,橡胶条位于导轨槽11的内部,通过橡胶条导轨211与导轨槽11紧密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围板2包括由两块侧围板212组成的板座21,板座21为一体成型结构,该板座21的横截面呈倒“V”型设置。两块侧围板212的上端固定连接,两块侧围板212的下端均设有导轨211,导轨211焊接于侧围板212的下端。同时,两块侧围板212围成的空间内部设有隔板213,隔板213两边分别与侧围板212的内壁连接,隔板213与板座21的顶部之间设有容置电气路线的腔体215,在隔板213之上布置电气路线,并把电气线路收纳与隔板213与板座21顶部之间的腔体215中,可以有效保护电气路线,减缓电气路线的老化速度,安全防护性能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04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卸车防尘盖结构
- 下一篇:运输商品卡车的低平板挂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