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收身塑衣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7219.6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0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邹积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桑扶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C1/00 | 分类号: | A41C1/00;D03D1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高学刚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身塑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形衣,特别是一种根据人体结构设计,在塑形的同时,穿着效果更加舒适的收身塑衣。
背景技术
为了获得更加凸凹有致的身材,女性往往需要穿着塑身衣,利用塑身衣的收身效果对身体脂肪进行挤压和集中。传统的收身塑衣多为单个或多个片状面料,其内附有加强贴,在其对接的边缝处设置有一排或若干个挂钩,在穿着这种塑身衣时,将挂钩挂起,强行收拢身体两侧的多余脂肪,对其进行挤压,这种塑身衣在穿着时会有明显的大面积压迫感,同时又会由于其用料较多而感觉闷热,十分不舒服。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收身塑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的收身塑衣,它利用定位制造技术在塑衣的各个部分进行不同密度的纺织,使其在可矫正体型的同时,具有较为舒适的穿着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收身塑衣,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片1和后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1的胸部部分设置有网格部3,后片2的上部设置有交叉的加强部4,后片2的下部设置有横向的加强部4,后片2的肩部和除加强部4之外的其余部分均为过渡部5,并且过渡部5还有一部分位于前片1的两肋部分6处,前片1除网格部3和两肋部分6以外的其他部分均为加强部4。
所述加强部4的针织密度大于过渡部5的针织密度,过渡部5的针织密度大于网格部3的针织密度。
所述的加强部4、过渡部5和网格部3是采用定位织造技术,利用同一种材质编织而成。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收身塑衣,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它针对传统的收身塑形衣完全依靠衣料本身对人体各部分脂肪的挤压来达到塑身的效果,所存在的压迫感明显,闷热等缺陷,设计出具有不同部分的特殊结构,这些部分采用定位织造技术进行纺织,不同的部位具有不同的针织密度,在起到塑形作用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穿着舒适性。因此可以说这种收身塑衣解决了一直以来本领域技术人员渴望解决的问题,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前片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后片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收身塑衣,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片1和后片2,在前片1的胸部部分设置有网格部3,这个网格部分3在穿着时与文胸的鸡心部分相互重合,并且它采用减针工艺进行纺织,既能够减少对胸口部分的压迫,还能够起到透气的效果;
在后片2的上部设置有交叉状的加强部4,这个加强部4采用加强织造工艺,并且设计成特殊的、具有良好拉伸效果的交叉状,这个交叉状的加强部4能够对人体背部进行拉伸,加强收塑力,使背部更加挺直;
在后片2的下部设置有横向的加强部4,它的作用是让塑衣的下部与人体贴合的更加紧密,达到贴身无痕的效果;
后片2的肩膀部分,和除了加强部4之外的其余部分均为过渡部5,而且这个过渡部5还有一部分位于前片1的两肋部分6处,过渡部5同样采用定位织造技术进行纺织,它的针织密度介于网格部3和加强部4之间,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拉伸性能,能够在去对其对应部位的脂肪起到辅助收塑作用的同时,减轻活动时对肩膀、后腰和两肋部分的压力,方便上述部位在活动时得到充分伸展;
而前片1除了网格部3和两肋部分6之外的其他部分,均为加强部4,它能够对人体的腹部和胸部脂肪提升、塑形,具有良好的塑形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桑扶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桑扶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72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