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压电式骨导传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5193.1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9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姜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凯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3/00 | 分类号: | H04R2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5121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式骨导 传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声器,特别是双压电式骨导传声器。
背景技术
骨导传声器就是利用人的骨头作为振动传导的介质,只需要将其振动面贴紧使用者的身体如面额部位,即可将声带振动通过头骨直接传入骨导传声器。
目前,在手机、对讲机等通讯设备中做骨导传声器的均是电磁式骨导传声器,这种类型的传声器体积较大,灵敏度也比较低。针对上述问题,国家专利号为201120233372.0的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压电式骨导传声器,它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拾振元件,拾振元件位于下壳体内,下壳体内还设有印制电路组件,拾振元件一端与印制电路组件连接,拾振元件的另一端上设有配重块;上述结构的压电式骨导传声器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的优点,其解决了电磁式骨导传声器的不足点,但是其单个拾振元件的结构设计,使其音域范围比较狭隘,且音质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音域更加宽广,音质更加丰满的双压电式骨导传声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双压电式骨导传声器,包括表壳、拾振元件和放大电路组件,拾振元件和放大电路组件均置于表壳内,放大电路组件与表壳的内壁固定,拾振元件的一端与放大电路组件电连接,所述拾振元件包括高频拾音压电片和低频拾音压电片。
上述中高频拾音压电片和低频拾音压电片均为现有技术,可以直接购买得到,故在此不多做详细介绍。
所述放大电路组件为带放大器的印制电路板。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灵敏度,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高频拾音压电片和低频拾音压电片的远离放大电路组件端均连接有配重块。
为了提升实用性,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放大电路组件上电连接有引线,引线延伸出表壳。
为了方便拆装,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表壳由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高频拾音压电片、低频拾音压电片和放大电路组件均置于下壳体内,放大电路组件与下壳体的内壁固定。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双压电式骨导传声器,其高频拾音压电片和低频拾音压电片分别负责高频音域与低频音域,与单个拾音压电片的设计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音域更加宽广,音质更加丰满;同时本实用新型拆装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在图1中所述的双压电式骨导传声器,它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高频拾音压电片5、低频拾音压电片4和放大电路组件3,上壳体1和下壳体2相互扣合,高频拾音压电片5、低频拾音压电片4和放大电路组件3均置于下壳体2内,放大电路组件3与下壳体2的内壁固定,高频拾音压电片5和低频拾音压电片4的一端均与放大电路组件3电连接,所述放大电路组件3上通过导线粘接剂固定有引线7,引线7延伸出下壳体2。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压电式骨导传声器,其大体结构与实施例1一致,但是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灵敏度,本实施例中所述高频拾音压电片5和低频拾音压电片4的远离放大电路组件端均连接有配重块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凯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凯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51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WIFI技术的区域信息自动获取装置
- 下一篇:不同孔径耳机网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