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椎间融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5011.0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9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甘少磊;胡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椎间融合器。
二、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也逐年提高,并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末Smith 和Robinson 提出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来治疗颈椎病,由于直接去除脊髓前方致压物,使脊髓和神经根得以减压,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已发展成为治疗颈椎病的标准手术。
目前,常规的椎间融合器的结构一般为一中空的柱状体,其上、下表面设计成防滑结构,增加摩擦阻力,防止椎间融合器的移动,并分别与上、下椎体接触,以保持椎间高度,其中空部分用于植骨。其侧壁上设有数个孔洞,用于减少对移植骨的应力遮挡,促进椎间骨融合。在实际使用中,常规类型的椎间融合器存在一些缺陷,如即时稳定性差、植入人体数年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滑动以及骨融合率低等问题。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进现有椎间融合器在在结构设计上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植入人体后能够稳定存在的新型椎间融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其特征在于:主体内腔中设有由螺栓和转动体组成的可旋转固定装置,其中转动体通过螺栓与融合器主体连接在一起,可以通过植入工具旋转螺栓使转动体转动并在需要的位置实现锁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动体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一部分通过自身端部带有的中空螺栓与融合器主体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转动体为月牙形,其牙尖部位用于卡住上下椎体,在进行颈椎手术时,首先将本实用新型融合器植入到椎间隙,然后转动螺栓头部的一字或十字凹槽,使转动体旋转一定角度,此时转动体牙尖部位卡住上下椎体,达到防止融合器从椎体间滑动、移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栓上车有螺纹,其头部设有一字或十字凹槽,方便在手术时与植入工具的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主体侧壁上设有前后贯通的连接螺孔和数个开孔,所述的连接螺孔与螺栓相匹配,用于连接螺栓和融合器主体;融合器主体侧壁上设有数个开孔的目的是用于减少对移植骨的应力遮挡,促进椎间骨融合,同时也可以透过X线观察融合器内植入骨的融合情况。
本实用新型主体上下表面呈楔形,下表面有一大概5-10°的倾斜度,上下表面均设有防滑齿,有助于增强稳定性以及恢复人体颈椎原有的椎间高度和生理弧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椎间融合器,主体采用生物相容性好的聚醚醚酮(PEEK)材料或碳素纤维材料制成,螺栓和转动体采用钛合金材料制成,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植入人体后不会出现滑动、移位现象,使用时稳定性高、风险小、手术操作方便。
四、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转动体2和3的组合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融合器本体的立体结构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1、转动体2、转动体3、螺栓4;融合器主体1侧壁上设有前后贯通的连接螺孔5,用于将转动体2和转动体3与主体1连接在一起;主体1侧壁上设有开孔6,用于减少对移植骨的应力遮挡,促进椎间骨融合,同时也可以透过X线观察融合器内植入骨的融合情况;主体1上下表面呈楔形,并均设有防滑齿7,有助于增强稳定性以及恢复人体颈椎原有的椎间高度和生理弧度。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转动体是由转动体2和转动体3组成,其中转动体2自身端部带有一段中空螺栓;转动体3与螺栓4固定在一起,并可与转动体2通过螺栓4连接在一起;转动体2和转动体3旋转时方向相反;螺栓4上车有螺纹,其头部设有一字或者十字凹槽,方便在手术时与植入工具的配合使用。
如图所示,进行颈椎手术时,首先将本实用新型融合器植入到人体椎间隙,然后分别旋转螺栓4和转动体2自身端部带有螺栓头部的一字或十字凹槽,使转动体2和转动体4反向转动,转动体2和转动体3的牙尖部位8卡住上下椎体,然后将转动体锁定在这个位置,从而达到防止融合器从椎体间滑动、移位的效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椎间融合器不仅可以用于颈椎手术,也可以用于人体胸椎、腰椎等脊柱手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50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